快樂的俄羅斯方塊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小班其他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計背景:

在我們小班,我想設立一個材料角,讓孩子注意收集一些廢舊的材料,可是一學期了,除了個別孩子能做到,大部分孩子都說“老師,我忘了”。所以很多材料都是我費勁周折找來的?墒菂s有另外一個現(xiàn)象:入園時,幾乎每個孩子總不忘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在午間休息時他,他們會津津有味地玩著。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些玩具看上去包裝精美、色彩鮮艷,趣味性強,孩子們很是喜愛;而材料在孩子眼里卻是空洞的,它沒有華麗的包裝,形象簡單,孩子自然沒有興趣。

可是新玩具的命運又將如何呢?它在孩子手里反復玩了多次以后,孩子的興趣沒了,玩具被扔來扔去,車子的車輪跑了,娃娃的手臂掉了……玩具也再引不起孩子的興趣了。玩具的命運為什么會這樣呢?我以為:

一、玩具得來很容易,壞了自然會有新的,所以孩子不愛惜。

二、孩子與玩具之間缺乏互動性。

三、成就感不充分。

一天,我班上貝貝小朋友來到材料區(qū)拿著空盒子玩。其他幼兒也跟過來,他們一會兒把盒子排成一排;一會兒又把盒子疊在一起像一座高樓。旁邊的小朋友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他。我突然想到:這不是很好的玩具材料嗎?新《綱要》提出:要從幼兒的周圍生活中尋找材料。這些廢舊的材料在孩子的眼里竟是有趣的游戲。于是,我想到了和孩子一起自制曾經(jīng)風靡的“俄羅斯方塊”,而材料就是香煙盒。香煙盒幼兒容易收集,且規(guī)格統(tǒng)一。

活動一、收集材料

在這一活動中,我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設計了一些引導性的提問。如:“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玩具嗎?”孩子們大聲回答:“喜歡!蹦銈兊耐婢叨际菑哪睦飦淼?有的孩子說:“我的玩具的爸爸媽媽買的”;等等。你們想不想自己做玩具?孩子驚訝地說:“老師,我也可以做玩具嗎?”王子蘇說:“做玩具很難的,要像老師才會做,小朋友是不會的”。其他的孩子一聽也都紛紛附合!袄蠋熛嘈牛灰覀円黄鹋,開動腦筋就能做出好玩的玩具,你們想不想試一下?”孩子們興奮了,異口同聲地說:“想??”。你們知道嗎?做玩具是需要很多材料的,可我們沒有材料怎么辦呢?老師想用香煙盒做一種叫“俄羅斯方塊”的玩具,我們一起收集香煙盒好嗎?

孩子們對這件事付出了大的熱情,很快在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收集到的香煙盒堆成了小山。

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就是引導幼兒與老師合作收集香煙盒,鼓勵幼兒參與的意識,逐步激發(fā)小班幼兒收集材料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體會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

一直以來,我都在讓孩子收集材料,但孩子們不說忘記了就是說我家里沒有,帶來的材料也寥寥無幾,原因就在于孩子們沒有興趣。而這一次,孩子很快就收集了這么多的香煙盒,說明孩子對這次活動很有興趣,在情感上對“俄羅斯方塊”產(chǎn)生了期待。這讓我想起了新綱要上的一句話:任何

活動都要從孩子的情感出發(fā)。

材料收集好了,接下來就是引導孩子觀察香煙盒,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香煙盒的不同之處,知道有的軟的、有的是硬的、有的是扁的等等。并根據(jù)游戲嘗試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材料。

首先我把香煙盒分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自由地去玩一玩。孩子玩得可高興了,有的排、有的搭、有的壘等等。突然,朱若彤大聲喊到:老師,我的香煙盒壞了。我一看,她拿的是一個軟包裝的香煙盒,輕輕一捏就扁了。我趁機讓大家都來分析:“為什么她的香煙盒這么快就扁了!毙∨笥褌兤咦彀松嗟恼f了起來,有的說:“是她用的勁太大了”;有的說:“是她不小心”;還有的說:“她不愛惜東西”。朱若彤一聽就急了:“我沒有,我沒有,我是好好玩的”。這時我請大家找一找到底有幾種香煙盒,將它們分分類。孩子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香煙也是有不同的。很快大家分出:軟包裝的、硬包裝的、扁的等等。我又問他們:“如果我們要用香煙來做玩具,你們覺得應該選什么樣的香煙盒呢?”孩子們紛紛說:“要硬的,硬的不容易壞!边有的說:“不要扁的,扁的和別的香煙盒不一樣!庇谑俏艺襾韼讉大紙盒,分給每組一個,請他們將可以用來做玩具的找出來,放在一起。很快,孩子們就找出了許多可以用的香煙盒。雖然大家忙得滿頭大汗,但孩子們都很高興。

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讓他們嘗試對材料進行分類。孩子完成得很好,能準確地說出材料的不同之處,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對材料的選擇是為了鍛煉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并能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大部分孩子都做得很好,一些能力較差的孩子在得到別的孩子的提醒后也都能完成任務。經(jīng)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俄羅斯方塊”更感興趣了,常常盯著我問我什么時候才開始做“俄羅斯方塊”?吹竭@種的情況,我覺得孩子做“俄羅斯方塊”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于是我開展了第二次活動。

活動二、共同制作“俄羅斯方塊”

在活動一開始,我將香煙盒放在每一個孩子的面前,讓他們自由地游戲。要求很簡單,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可高興了,“呼啦” 一下就撲向了香煙盒。只見他們有的將香煙盒一個一個壘起來;有的把香煙盒排得長長的,好像一列火車;還有的在桌上拼各種各樣的形狀。

這時我悄悄在每一組放入一些我事先做好的“俄羅斯方塊”,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說:“老師,我這里有粘在一起的香煙盒。”我說:“真的,你想想用它可以做什么?”孩子又去玩了。接著,所有的孩子都發(fā)現(xiàn)了新玩具,對它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我趁機又拿出一些玩具對他們說:“看,老師這里還很多這樣的玩具,我們一起用它們來搭東西吧!焙⒆觽冇珠_心地玩了起來,我從每一組走過,看到孩子認真的神情,感到很高興。

評價:在這一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自由地玩,使他們感受游戲的快樂,也充分體現(xiàn)

幼兒的主體地位。在香煙盒中混入我事先做好的玩具,是為了引導孩子朝著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將他們引入我的思維里來。這樣孩子覺得是他自己發(fā)現(xiàn)了新的玩具,而不是老師讓他去玩的,孩子的興趣就會更濃厚。而老師也很自然地發(fā)揮了自己在活動中的指導作用。

慢慢地,孩子發(fā)現(xiàn)“俄羅斯方塊”不夠玩了,紛紛對我說:“老師,玩具太少了,我們不夠玩!边有的說:“老師,你再做一點吧!蓖瑫r,搶玩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時我提出了一個讓孩子大吃一驚的想法:“既然玩具不夠玩,那我們就一起來做玩具吧!贝蟛糠趾⒆佣紡埓罅俗彀停骸鞍??”。但也有不少孩子非常興奮,特別是幾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鄒揚帆、王笑寅、張雅欣、吳培鉻等。

于是,我拿出大家收集的香煙盒,孩子們自由地進行組合、造型。并且,我提供了各種工具:剪刀、美工刀、單面膠、雙面膠等。孩子忙了起來,那場面簡直太讓人難忘了:有的用單面膠將幾個香煙盒纏在一起,有的用雙面膠將香煙盒兩個一組貼起來。這時,我一組一組參與孩子的活動:有時我是靜靜的觀看;有時我會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孩子去動腦筋做得更好;有時我又是一個很好的聽眾,聽孩子講述自己的想法。

評價:從發(fā)現(xiàn)玩具不夠玩到自己動手做玩具,孩子們經(jīng)歷了一個將自己的愿望變?yōu)楝F(xiàn)實的過程。同時也了解到玩具不一定要到商店里去買,可以動手自己做。整個制作過程,孩子動手、動腦可謂竭盡全力。他們對玩具的制作過程有了較全面的感知,也感受到制作玩具的辛苦,培養(yǎng)了他們愛惜玩具的情感。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動手操作的機會,并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當孩子操作時,教師又是一個很好的交流者,為孩子們出謀劃策,同時也做一個傾聽者,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孩子們鼓勵。每當孩子做出一件作品,并得到老師的肯定和同伴的稱贊時,他們都得到了一次成功的完美體驗。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美的。

活動三、“俄羅斯方塊”智力比賽

從此以后,“俄羅斯方塊”成了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他們每天早晨入園的第一件事就是玩“俄羅斯方塊”。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雷雨晨和王子蘇在比賽,就問她們:“你們在做什么?”她們高興地說:“我們在比賽!苯又謸屩嬖V我自己贏了幾次。我覺得孩子們想得很好,就鼓勵大家都來比賽。但新的問題產(chǎn)生了,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孩子們經(jīng)常因為爭當?shù)谝幻l(fā)生矛盾:有的孩子只在兩、三個香煙盒的范圍向上搭,一會兒就搭了很高;而有的孩子會在桌子上先拼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底座,然后在底座上往上搭;那么兩種不同的搭建方法是沒有辦法來衡量誰贏誰輸。于是我想到:是不是可以給孩子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底座,讓孩子可以在同一標準下進行比賽。

我用五個香煙盒連起來做成底座,孩子們就在底座上進行搭建。孩子們很快喜愛上了底座,并能在底座上搭得很高很高。這時比賽的時機成熟了,我們班舉行了“俄羅斯方塊”智力比賽。

比賽分幾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給孩子提供相同的底座和材料,搭得最高孩子為優(yōu)勝;一種是設定一個標準(如:十層為標準),最先搭到十層的孩子為優(yōu)勝;還有一種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比賽,每隊十人,兩人負責搭建,八人負責運輸材料。最先將所以材料送到并完成搭建的組為優(yōu)勝。

孩子們很喜歡比賽的形式,經(jīng)常會自發(fā)的進行比賽。贏的孩子會興奮地向老師報告,輸?shù)暮⒆佑謺懿环䴕獾匾笤俦取?/P>

評價:這次活動是在孩子們自發(fā)的比賽

活動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孩子們覺得自己的活動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并在全體同伴中的得到推廣,這種成就感是孩子們平時很少能得到的。孩子們有了成就感,自信心也增強了,在其他的一些活動中也展現(xiàn)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用比賽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孩子們對游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競爭意識。還有一個對孩子很好的地方就是很好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35950.html

相關閱讀:小班教案:快樂的小廚師
幼兒園小班寫字期末試題
小鴨寶寶的禮物
小班新生接待計劃
其他教案:各種各樣的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