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愛心小天使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中班主題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主題名稱:主題二愛心小天使主體結構:我有一個家、媽媽和我、慢慢變老、比高矮、爺爺奶奶的節(jié)日 、圓臉和方臉、親密家庭大聚會、朋友在哪里八個活動。

  主題內容:幼兒是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本主題利用家庭生活,中秋節(jié)及國慶節(jié)等不同資源,通過十一個主題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愛的幸福和甜蜜,從中明白自己也應該付出愛,愛長輩。

  愛心教育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完成,在本主題中,同時需要家長積極參與幼兒的教育活動,提供有關活動的資料,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教學活動一 我有一個家教學目標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了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yè)2.嘗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3.感受家的溫暖 增進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和熱愛之情活動準備1.教師準備一張全家福照片 幼兒每人一張全家福2.盒子活動過程1."講講我的家"教師拿出全家福照片 講講自己的家人 和家人間有趣的事(1)請幼兒說說家里有哪些人(2)幼兒拿出全家福照片 向大家介紹家長2.玩游戲 "抽照片 猜名字"(1)教師從裝著照片的盒子中抽一張 請其他幼兒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2)請多名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3)游戲多次反復進行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請幼兒講講爸爸在家干什么 媽媽在家干什么 自己在家干什么說說平時爸媽是怎么關愛自己的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 有爸爸媽媽 他們每天為家忙碌 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媽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應該為家人做些什么5、活動延伸: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張貼在主題墻上 幼兒隨時講述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二媽媽和我活動目標1 知道媽媽照顧自己長大過程的辛苦,產生愛媽媽的情感。

  2 繼續(xù)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xiàn)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1 如果有條件與本園教師商量有關活動事項。

  2 收集幼兒的嬰兒時期的照片并布置成展板。

  3 教師與幼兒每人帶已一張媽媽的正面照片。

  4 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5 《寶寶從哪里來》掛圖兩幅,幼兒用書第1冊第27頁。

  活動建議1 請懷孕的老師來班級做客或觀看掛圖《寶寶從哪里來》,引發(fā)幼兒探索生命來源的興趣。

  請仔細觀察客人老師或懷孕的媽媽(掛圖1)哪些地方和我們不一樣?(懷孕的媽媽很胖,肚子很大等)猜猜肚子里的寶寶在做什么,他吃什么,他是怎樣長大的。

  2 觀看掛圖2,獲取寶寶在媽媽腹中生長的過程及出生的有關經驗,了解媽媽孕育寶寶的艱辛。

  引導幼兒講述寶寶是怎樣長大的。

  你從哪里能看出媽媽懷著寶寶很辛苦。

  3 結合照片,感受媽媽照顧自己的辛苦,產生愛媽媽的情感,觀看嬰兒照片展板,激發(fā)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說說媽媽是怎樣照顧寶寶的(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0。寶寶應該怎樣愛媽媽。如:給媽媽捶背,給媽媽拿拖鞋,自己洗臉洗腳等。

  閱讀幼兒用書第1冊第27 頁,說說自己還可以幫媽媽做什么。

  階段二1 欣賞照片,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老師也和小朋友一樣愛自己的媽媽。請全體幼兒對著自己媽媽的照片親吻一下并說一句悄悄話,表達對媽媽的喜愛。

  欣賞老師為媽媽畫得像,學畫人物頭像。

  2 為媽媽畫張像。

  引導幼兒互相講講自己媽媽的發(fā)型,五官,等特點,產生為媽媽畫張相的愿望。

  幼兒作畫,提醒幼兒要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從發(fā)型和是否帶眼鏡等方面表現(xiàn)媽媽的以兩個主要特征。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講講自己的媽媽長得什么樣,最喜歡媽媽的哪些地方?

  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從生活小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關愛之情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三 慢慢變老活動目標1、知道人人都會慢慢變老。

  2、學會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能主動幫老人做事情。

  3、學唱歌曲《好娃娃》

  活動準備1、反映人一生年齡變化的圖片,2、歌曲好娃娃磁帶。

  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活動,了解人的不同年齡。

  (1)自己家里 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自己的年齡一樣嗎?

  (2)家里誰最年輕?誰最老?為什么呢?從哪里看出來的?請幼兒說出自己以理解的關于年齡的奧秘。

  2、知道人一生的年齡變化。

  (1)出示一個人從幼兒到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他們各是哪一年齡的人。

 。2)教師講述,一個人從小到老的各個年齡特征,讓幼兒明白爺爺奶奶也是從小時候慢慢長大的,慢慢變老的。

  (3)請幼兒聯(lián)想,自己也會變老,自己以后變老會是什么樣子。激發(fā)幼兒對老年人的同感。

  3、知道尊重,關愛老人(1)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講講對老人生活的了解。

 。2)教師總結幼兒觀點講述更多老年人的生活特點,知道他們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和照顧。

 。3)請幼兒談談自己為爺爺奶奶做過哪些事情?以后應該怎么在生活中尊敬關心老人?如何做一個大家喜歡的好娃娃。

  4、學習歌曲《好娃娃》

  (1)教師彈唱,幼兒傾聽,注意聽歌中的歌詞內容。

 。2)提問;好娃娃帶來了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爺爺是怎樣的?娃娃怎么對待爺爺?shù)?奶奶是怎樣的?娃娃是怎么對待的?/p>

 。3)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清唱一遍,幼兒跟唱。教師彈琴,幼兒唱歌。反復幾遍。

  5、幼兒演唱歌曲,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四 比高矮活動目標1、學會區(qū)別高矮,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2、能夠用目測和實物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高矮。

  活動準備桌子,椅子,小棍,高矮不同,顏色不同的紙筒娃娃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高矮。

 。1)先出示兩個紙筒娃娃(紅綠兩種顏色),請幼兒觀察他們的不同,引導幼兒說出來顏色不同,高矮不同,紅娃娃高,綠娃娃矮。

  (2)再出示黃色娃娃,讓幼兒比較三個娃娃的高矮,引導幼兒說出紅娃娃最高,綠娃娃比較高,黃娃娃最矮。

  2、引導幼兒用測量的方法比較高矮。

 。1)剛才我們只是用眼睛看的,不一定準確,現(xiàn)在我們用工具量一下,請一名幼兒量一下剛才的三個紙筒娃娃的高矮,在請一名幼兒用小棍量一下椅子和桌子誰高誰矮。

 。2)讓幼兒找一找其他的物品來測量。比如玩具廚,鋼琴等。

  3、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1)出示椅子和桌子,讓幼兒說出誰高誰矮,再讓鋼琴和桌子比較誰高誰矮,讓幼兒知道物體的高矮使物體之間的相互比較得出來的。

 。2)出示掛圖,一只猴子在樹上,一只長頸鹿在地上 ,讓幼兒比較它們的高矮,讓幼兒知道比較高矮是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4、閱讀幼兒用書,幼兒比較書中動物的高矮。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五 爺爺奶奶的節(jié)日活動目標1、了解重陽節(jié)的含義和習俗2、愿意為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動過程1、介紹重陽節(jié)讓幼兒知道九月九是重陽節(jié),也是老人節(jié)2、請幼兒說一說家里都有那幾位老人要過老人節(ji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問:怎么為他們慶祝重陽節(jié)呢?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3、我們學一首歌曲回去唱給他們聽,祝他們節(jié)日快樂,學唱《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教師邊彈琴邊唱、幼兒熟悉歌詞、曲調(1)請幼兒說說從歌中聽到了什么內容?

  (2)教師教幼兒一句句唱4、今天我們把心學的歌給家里的爺爺奶奶,祝他們節(jié)日快樂,而且以后也要像歌中唱的一樣孝敬老人。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六 圓臉和方臉活動目標1.了解故事內容 知道物體有方形和圓形2.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大家要互相關心 才能開心快樂活動準備故事插圖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2.教師講述蠱石 傾耳傾聽 然后提出問題(1)圖中有哪兩位人物(2)方臉公公喜歡什么 圓臉公公喜歡什么(3)請幼兒找出圖中方形的東西和圓形的東西3.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問:老公公和老婆婆能不能分家 為什么最后分成了嗎?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七 親密家庭大聚會活動目標1.能正確的判斷萬以內的數(shù) 并根據(jù)五體的數(shù)量進行分類2.對分類的活動產生興趣活動準備1.晨間學習兒歌《我家有幾口人》2.幼兒用書第一冊3031頁活動過程1.根據(jù)兒歌《我家有幾口人》 復習5以內的數(shù)字(1)復習兒歌 請幼兒說說家里有幾口人 并分別說說他們是誰 幼兒用手點數(shù)(2)游戲《我家有幾口人》

  2.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數(shù)一數(shù)書上的物體的數(shù)量各是多少請幼兒將數(shù)量想通的五體用線連起來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八 朋友在哪里活動目標1.區(qū)分并說出以自己為中心的上下前后方位2.能正確感應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活動準備1.毛絨玩具或其他物品78件 分別放于室內不同物品的上下前后位置活動過程1.幼兒聽指令做動作如:左邊拍拍手 右邊拍拍手 上面拍拍手 下面拍拍手2.請幼兒說出自己前面后面坐的是誰3.找出三名幼兒站成一縱隊在前面 請大家說出前面是誰 后面是誰中間是誰再請三個人向后轉 大家在看前面是誰 后面是誰 幼兒三人一組 自由玩些游戲 互相說說方位關系的變化4.找朋友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上下 前后位置(1)請幼兒說出其中一件玩具的位置(桌子或琴后面)(2)請幼兒去找其他玩具 并說出是在哪里找到的(3)請手拿玩具的幼兒在放在另外的地方 讓其他幼兒去找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九 別說我小活動目標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的朗誦詩歌,正確發(fā)出"穿""種""說""桌"等翹舌音2.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活動準備1.幾件孩子小時候用的物品,小衣服 小鞋子 奶瓶 小時候照片2.幼兒用書第一冊第2223頁活動過程1.出示寶寶用品 幼兒觀察 和自己的衣服比一比 有哪些大一些(小很多) 每個小朋友都是從那么小的時候過來的請幼兒說說自己現(xiàn)在與過去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長高了 以前的衣服鞋子都穿不上了 長大了 也比原來重了2.說說自己的進步小朋友長大了 現(xiàn)在上中班了 那么你們的本領是不是比以前更大了? 你們會做哪些事情呢?

  可以幫助家人做家務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方面說一說自己長大了小朋友都這么棒呀 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我們把小朋友剛才說的會做的事情連在一起說3.學習詩歌(1)教師朗誦詩歌 幼兒傾聽(2)詩歌里說什么 教師注意提示"穿""種""說""桌"等翹舌音4.閱讀幼兒用書一底冊2223頁 啟發(fā)幼兒做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41961.html

相關閱讀:中班主題教案五則:《親親小雨滴》
中班主題教案:打電話
中班主題教案:旅游
中班12月主題交流稿《我們去游玩》
音樂主題教案:歡樂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