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前我準備了巧克力,因為巧克力吃完以后,牙齒上依附的殘渣很明顯,幼兒很容易發(fā)現(xiàn)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在活動中我考慮到如果通過幼兒自己吃發(fā)現(xiàn)的話,會較多的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到吃巧克力上,并且可能也不容易引導幼兒到活動的重點中。所以吃巧克力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由我吃的,我吃完以后請小朋友認真觀察我的牙齒,看看我的牙齒變得怎么樣?小朋友都說牙齒上有東西,而且還很臟。這時我請小朋友幫忙想辦法,怎樣把牙齒上的臟東西弄掉?小朋友的調動起來了,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刷牙,用紙巾擦掉,用水放到嘴巴里再吐出來……通過小朋友的意見根據(jù)可行的不可行的實驗過后讓幼兒發(fā)覺這個用水放到嘴巴里再吐出來的方法是最好的,并且告訴幼兒這個叫做漱口。在吃完午點以后我讓幼兒拿上自己的小水杯去水池那邊漱口,自己再學習一下怎樣漱口,再互相看看牙齒上的食物殘渣還有沒有。
本次活動下來,基本完成了這兩點的目標:1知道吃完東西以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產生保護牙齒的欲望 2學習漱口與刷牙,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吃完巧克力以后請幼兒看的,并且整節(jié)課中都是教師在操作,這個方面就沒有幼兒親身體驗來得映象深刻,并且在午點后讓幼兒漱口這里由于教師講解不夠清楚,并且幼兒漱口中應從旁這里教師沒有掌握好。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應考慮得更詳細具體,多考慮一些可發(fā)生事件,讓我的課更趨完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62090.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韻律教案《小手爬》附反思
多方面著想,提高孩子主體性
小班藝術角色游戲活動
小班語言《動物寶寶玩拼板》教案與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好寶寶不挑食》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