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學習誦讀。
2:發(fā)揮想象力,感受兒歌意境美。
活動準備:
啞劇表演、輕音樂、與兒歌相關(guān)圖片若干及完整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以觀看啞劇表演"月亮下來吧"引入,調(diào)動幼兒學習熱情。
二: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共同猜猜啞劇表演中的動作,并根據(jù)幼兒講述內(nèi)容出示圖片。
三:在輕音樂的伴奏下欣賞兒歌,感受兒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兒歌內(nèi)容,。
1:提問:你們聽完這首兒歌有什么感受?
兒歌中還有什么是我們剛看完啞劇表演沒有猜到的呢?
2:添補幼兒未猜到的圖片。
四:結(jié)合圖片,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1:提問:兒歌中月亮都被變成了什么?(球、鏡子、小船)2: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把月亮變成形狀不一的球、鏡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變化圖。
師小結(jié):月亮有時是彎的,有時是圓的。它在每個月月初時是又彎又小,隨時間一天天過去,它漸漸變圓,當它再變到又彎又小時,一個月就過去了,所以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狀其實是不一樣的。
3:提問:當它變成球、鏡子、小船時,誰都把它怎樣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4:出示與兒歌相關(guān)的完整圖譜。
五:通過完整的圖譜,學習誦讀兒歌。
1:根據(jù)圖譜,師幼共同誦讀兒歌。
2:請個別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讀。
3: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配樂讀。
4:請幼兒為兒歌配上動作完整誦讀。
六:活動結(jié)束:請幼兒來當魔術(shù)師,發(fā)揮想象,看看月亮還能變成什么,把它畫下來,比比誰變得多,畫得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76900.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班語言教案《小灰鼠食物歷險記》
語言活動《給媽媽的信》活動反思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中班教案小螞蟻和蒲公英(附故事)
《我來開小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