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秋天里有許多昆蟲,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喜歡去尋找,他們邊找邊議論著。在個別化活動室里,我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瓢蟲的形狀、身上的斑點,還整理了一些有關瓢蟲的資料,和孩子們共同探索瓢蟲。通過一些類的資料收集,孩子們知道了瓢蟲家族中種類繁多,有益蟲與害蟲,主要看它們的身上的點子。瓢蟲身上的點就稱為“星”,有幾個小黑點就叫做幾星瓢蟲。其中七星瓢蟲和十三星瓢蟲是益蟲,他們專吃危害農作物的蚜蟲。有了這些知識之后,孩子們都興致勃勃地開始嘗試用蠟筆來畫瓢蟲,最后由老師用深綠和淡綠的顏料相間地刷上去作為背景。
作品展示: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作品分析:
在造型上,孩子們基本上已經(jīng)會用圖形取代線條。運用圓形、半圓形和線條來進行組合,關注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使圖像完整。能夠關注和表現(xiàn)出瓢蟲的細節(jié),運用圖像取代符號。第一組的第二幅畫中,瓢蟲具有動態(tài)感,頭的方向各有不同。
在色彩上,孩子們會選擇與瓢蟲相似的紅色、橙色來給身體涂色。大部分幼兒能夠有控制地涂色,力度均勻。很少看到有大的空白處,比起小班來進步不少了。
在構圖上,大部分幼兒會有目的地確定圖像的位置,畫較大的物體在畫面的中央。散點式的表現(xiàn)多個圖像的大小關系,使畫面豐滿。第三組的第二幅畫,孩子在畫面的各個角落都畫了瓢蟲,畫得比較密集,大大小小在一起,有的頭朝上,有的頭朝下,有的頭朝旁邊,像在跳舞一樣,雖有了動感,但是布局很亂,瓢蟲畫得比較馬虎了,點子也少了,有的瓢蟲只有一個點點。第三組的第一幅畫,孩子在畫第一個瓢蟲時畫得比較細致,后面的幾個瓢蟲畫得比較馬虎了,點子也少了一些。第一組的幼兒只畫3個瓢蟲,畫得比較整齊,像排隊一樣,孩子在畫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一個一個獨立的瓢蟲。他們的重點是在造型和涂色上。第二組幼兒是先畫3個主要的瓢蟲,等畫好了找有空的地方再畫幾個小瓢蟲。第二、第三組幼兒享受畫瓢蟲的過程而忽略了畫面的整體布局。
統(tǒng)看全班幼兒的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他們畫畫的興趣點是畫畫的主體對象,比如瓢蟲,對于作品的整體布局缺乏實現(xiàn)的思考,導致畫面或太呆板或太擁擠,缺少整體的美感。相比較畫面的整體構圖,幼兒更關注的是我畫得瓢蟲漂亮不漂亮。因此,我們老師在今后的美術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多關注一下,整個畫面的整體布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06073.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活動:水果串
小班石頭滾畫反思
小班美術游戲教案??小雞造房子
小班撕紙教案:雞媽媽找蛋
小班美術教案:鞋印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