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領域:語言、健康、藝術
活動目的:
1、 學習兒歌《吃水果》,熟悉兒歌內容,理解兒歌含義。
2、 學習朗誦兒歌,學習用動作表現兒歌。
3、 正確發(fā)音:削、剝、擠、切。
4、 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圖卡若干;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水果,你是怎樣吃這些水果的?
2、 請個別孩子自由選擇甘蔗、香蕉、橙子、楊桃,說一說它們的食用方法,教師引導孩子說出削、剝、擠、切等詞語,一邊學習,一邊展示圖卡,學習相關的句子:削削甘蔗,剝剝香蕉,擠擠橙汁,切切楊桃。哇,真好吃!
3、 教師把句子連起來完整朗誦一到兩遍,請孩子欣賞,學習朗讀。
4、 檢查孩子的學習效果,請孩子加上動作進行兒歌表演若干次。提醒孩子注意,當我們吃到水果的時候,應該用特別高興的聲音表現出來。
5、 請孩子思考,除了香蕉要剝著吃,還有什么水果要剝著吃呢?教師示范仿編:剝剝葡萄,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大膽開動腦筋進行仿編。教師在孩子仿編時出示相應的圖卡幫助孩子記憶。
6、
請孩子將仿編的兒歌連起來朗誦。
7、 跟隨錄音機的音樂學習演唱歌曲。
8、 延伸活動:吃水果。給孩子準備果汁機、塑料刀,進行水果大餐活動。
活動反思:這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活動。活動前,我們請孩子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活動后,還進行了水果品嘗會,整個半日活動設計意圖明顯,讓孩子在操作中學到了自己平時在家里不敢嘗試的本領(切水果),效果良好。在語言活動中,通過讓孩子親自感知,激發(fā)孩子學習語言的欲望,并引導高水平孩子自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孩子們很快就熟悉了兒歌,能正確掌握發(fā)音。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能提出不同水平的問題引導不同水平的孩子。但在活動中,老師要注意自身活動的每一動作都對孩子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特別在衛(wèi)生常規(guī)方面,老師要做到充分的準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19708.html
相關閱讀:小班:領養(yǎng)小樹
小班教案:動物怎樣睡覺
小班生活教案:小腳丫找朋友
美術活動隨筆:巧制“報紙氈”
好吃的早餐 (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