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懂得愛護鼻子的簡單方法。
二、活動準備:
1.繪本《第一次發(fā)現(xiàn):用鼻子去聞聞》PPT
2.香水、臭豆腐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動物的鼻子導入。
——森林里的動物朋友要來和我們點點寶貝一起做游戲啦。瞧!誰來了?
——出示小動物的局部——鼻子部分。
1.大象:找一找,哪一個是大象的鼻子?為什么?(大象的鼻子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聞氣味還有特別的本領(lǐng)是什么?(吸水噴水卷木頭)
2.小豬:看,這個圓圓的鼻子可能是哪個小動物的鼻子?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豬?呀!真的是胖乎乎的小豬呢!
3.小狗:這個小動物的鼻子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會是哪一個小動物的鼻子呢?(猜一猜)(出示肉骨頭圖片)到底是誰會聞到肉骨頭的氣味過來呢!小狗的鼻子可真靈!
(二)認識寶寶的鼻子。
——除了小動物們有鼻子,那我們?nèi)擞斜亲訂?我們的鼻子在哪里?br />
——原來,我們臉上正中間位置的那個東西,叫做鼻子。
——人的鼻子有很多形狀:小鼻子,大鼻子,扁鼻子,鷹鉤鼻……
——鼻子下方有兩個……?(兩個鼻孔)
(三)鼻子的作用。
1.引導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么氣味。
——我們的鼻子真神奇!通過兩個鼻孔我們幫助可以呼吸,我們一起來深吸一口氣,慢慢吐出來!
——那鼻子除了可以呼吸,還有什么用?
——原來鼻子還可以聞氣味,那你聞到過什么氣味?(香味、臭味等)!
2.用鼻子去聞聞。
——瞧!小狗和小豬也帶了東西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用鼻子聞出它的味道!
——小狗帶來了一瓶神奇的水,請你們用鼻子去聞一聞,有什么特別氣味?(香水)
——小豬也不甘示弱,帶來一樣特別的東西?請你們用鼻子去聞一聞。ǔ舳垢
——我們的鼻子除了能分辨香味和臭味,還能聞到一些特別的味道來保護我們自己!瞧!媽媽在廚房做什么?(燒飯)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煙冒出來!會傳來一股怎樣的味道?(燒焦味)
——原來鼻子還能幫我們遠離危險,要不是鼻子聞到了氣味,說不定媽媽孩子客廳里看報紙呢!晚飯可要燒糊啦!
(四)保護鼻子。
——鼻子的本領(lǐng)可真大,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那我們怎么保護鼻子呢?
——不用手摳鼻子、不把異物塞入鼻孔、玩耍時不碰撞鼻子……
——冬天,當你感冒時,鼻子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了,感冒時你還會打噴嚏,還得經(jīng)常擤鼻涕,這樣才能保持呼吸暢通!
活動目標
1.能兩只手協(xié)調(diào)配合地撕面條,并粘貼在大碗相應(yīng)的位置上。
2.樂意參與撕紙活動,體驗給小動物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簡錄
一、引起興趣
——今天是小貓的生日,可是它的媽媽不在家,他好想吃面條!
——誰愿意給它做一碗面條?
二、觀察面條的形狀
——你吃過的面條是什么樣子的?
——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
——那你們吃過彩色面條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長長的、細細的、五顏六色的。
三、撕面條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彩色的紙,寶寶們用這些彩色的紙一起來撕面條,比一比誰撕的面條是長長的、細細的!撕下來的面條貼在大碗里!
——幼兒每人一張紙,按老師撕得樣子開始撕,先把大的紙撕成一條一條, (撕紙時: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
——把撕好的面條裝飾在大碗里,粘貼時,輕輕地摸上膠水粘貼在上面。
——幼兒自由撕面條,邊撕邊說:“請你吃面條”、“面條長又長”。
——教師巡回指導。
——好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做好的面條送給小貓吃吧!
四、在《生日歌》的聲音中,大家一起來歡慶,祝小貓生日快樂!
評價與建議
在《彩色面條》這節(jié)課上,我們?yōu)橛變簻蕚淞缩r艷的彩色紙,漂亮的盤子。請他們將彩色紙大膽地撕成一條一條,再粘到盤子上,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因為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和難易程度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面條也是他們最熟悉的東西。很多小朋友一開始圍著我說:“我不會,我不會。”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膽子大起來,大膽嘗試各種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較中,激發(fā)了制作的興趣,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將作品完成,沒有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幼兒園小班下冊主題二中的教學活動《叭叭叭車來了》。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準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六個方面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車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一種交通工具,幼兒每天在來回幼兒園的路上都會看到車,本次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幼兒了解生活中幾種常見的車,記住它們的名字,了解它們有著很多的不同:不同的外形、不同的笛聲、不同的作用。車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的很多方便。所以這一內(nèi)容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
二、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鑒于此,我依據(jù)小班幼兒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能力、發(fā)展水平制訂了以下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幾種常見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2、感受車輛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中引導幼兒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探究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征,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yīng)。所以我做了以下兩種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已有經(jīng)驗是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我讓孩子們在來幼兒園的路上觀察馬路上的車。
2、物質(zhì)準備:幾種常見汽車圖片和聲音的課件、汽車的影子圖片等。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yīng)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顒又形抑饕\用了運用三種教學方法。
1、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許多樂趣。小班的幼兒年齡小, ,所以在活動中多處采用游戲,如:組織幼兒看影子猜一猜是什么車、 聽笛聲辨一辯是什么車子開來了,玩開車游戲等。
2、談話法:談話法比較親切自然,在輕松的氣氛中,圍繞活動內(nèi)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 ,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加深、鞏固和擴展,使零星片段的感性經(jīng)驗得到梳理,形成比較清晰的印象!
3、多感官發(fā)現(xiàn)法:
小班幼兒雖已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但是由于幼兒年齡小,使用一種感官進行觀察幼兒容易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探索、實踐,如:用眼看看“車長得什么樣子?”用耳朵聽一聽不同的車發(fā)出的聲音也不同等等。這樣幼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
四、說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共分六個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 引發(fā)思考
首先,教師與幼兒親切交談,問:“小朋友,今天你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輕松的談話氛圍讓孩子們感到非常親切,很自然的談到今天乘坐什么車輛來到幼兒園。不同的孩子乘坐的車輛可能會不一樣,有的乘坐自行車、有的乘坐小汽車、有的乘坐面包車、還有的乘坐公共汽車,無形中幾種常見的車被孩子們說出。
(二)討論交流、梳理經(jīng)驗
1、老師出示了幾種車子的課件,(播放課件)請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們看一下圖片,找一找,你乘坐的是哪一輛車?它長得什么樣子?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看圖片的基礎(chǔ)上自由交流,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和經(jīng)驗,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車子的印象。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34348.html
相關(guān)閱讀:粘貼汽車(美工)
小班綜合教案 小牙刷
小班 分餅干
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多喝水身體好
小班泥工教案:波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