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意圖:
水果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物,它不僅種類繁多、色彩鮮艷,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幼兒都能初步認識一些水果,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但是幼兒對有所變化的水果(如將蘋果削皮、切開)就不能一口說出其名稱。對此,我們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從幼兒熟悉的水果著手,以幼兒喜歡的“藏貓貓”、“神奇的口袋”、“水果變身”等游戲方式貫穿整個活動始終,并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chǔ)上,運用眼睛看、小手摸、鼻子聞、嘴巴嘗等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悅中對水果有進一步較深刻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xí)通過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等方式感知常見水果的特征。
2.在游戲中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
3.喜歡吃水果,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橘子、梨子、獼猴桃等。
2.提供小盤裝的、切洗好的、插有牙簽的水果丁若干。
3.《蘋果》歌曲伴奏磁帶、錄音機一臺。
4. 挖有蘋果、香蕉、橘子、梨子、獼猴桃等形狀的洞洞箱。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藏貓貓”,通過看看、摸摸等方式感知常見水果的特征。
1、教師:小朋友們瞧,百寶箱又來和我們做游戲了,今天誰會藏在里面呢?(幼兒自由猜測)
2、教師從大摸箱中摸出香蕉,引導(dǎo)幼兒猜測。
教師:哎,別跑、別跑!摸到你了!長長的、彎彎的,摸上去軟軟的。小朋友,你們猜它是誰?(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描述進行猜測)
教師:哎呀,真的是香蕉寶寶。小朋友,你們好!(香蕉寶寶,你好)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和香蕉寶寶握握手。XX,你好!(香蕉寶寶你好。ㄒ龑(dǎo)幼兒逐個和香蕉寶寶打招呼)
3、請個別幼兒從大摸箱中摸出梨子,引導(dǎo)其說出梨子的特征。
教師:噓!還有水果寶寶也藏在這里面呢。誰來把它請出來?不用眼睛看,只用小手摸哦!
教師:你摸到的水果寶寶是什么形狀的?摸上去感覺怎么樣?猜猜看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寶寶?
4、教師小結(jié)香蕉、梨子的典型特征,加深幼兒對香蕉、梨子的認識。
教師:香蕉寶寶穿著件什么顏色的衣服?蘋果呢?
教師小結(jié),引導(dǎo)幼兒一起跟說:黃色的香蕉寶寶,長得長長的、彎彎的,像月亮似的;摸上去感覺軟軟的。黃綠色的梨子寶寶長著個圓圓的大腦袋,摸上去硬硬的。
5、教師故意弄滾一個獼猴桃:哎喲,這個水果寶寶也著急了,它自個“跑”出來了。它是誰?
教師:獼猴桃寶寶長得什么樣子?(引導(dǎo)幼兒從形狀、顏色等方面來說一說)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覺?
6、請個別幼兒摸一摸并說一說。
7、教師將水果送上展臺,并讓幼兒再次感知水果的特征。
二、玩游戲“神奇的口袋”,通過聞聞感知水果的特征。
1、教師(出示空的百寶箱):咦?還有的水果藏哪兒去了?我們來找一找。
教師(出示布袋):這些水果寶寶可真調(diào)皮!都藏在這些布袋里面呢。哎?小朋友你們能用鼻子聞出它們是誰嗎?
2、教師(依次出示裝有橘子、蘋果的布袋):你們來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的?可能會是什么水果?
3、引導(dǎo)幼兒將水果寶寶按照它們的形狀送進“洞洞箱”里。
教師交代要求:下面請小朋友幫個忙,把水果寶寶送到洞洞箱里玩一會兒。洞洞箱上有許多的“門洞”,小朋友在送的時候,要找一個和你的水果寶寶形狀一樣的小門,把它送進去。幼兒送水果。
三、 游戲“水果變身”,引導(dǎo)幼兒觀察幾種切開的水果。
1、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你們喜歡這些水果嗎?水果寶寶也喜歡我們小朋友,還要變魔術(shù)給你們看呢!快快快,先把眼睛藏起來。
2、出示切成兩半的梨子。
教師:1、2、3!瞧!你看到了什么?它是誰?
教師:原來切開的梨子里面有白白的果肉和果核,果核里還藏著黑黑的種子。
3、出示切成兩半的獼猴桃。
教師:變變變!瞧!你看到了什么?它是誰?
教師:切開的獼猴桃里面有綠綠的果肉和黑黑的種子,獼猴桃里面的種子也可以吃!
四、品嘗“水果拼盤”,讓幼兒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拼盤,先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
教師:水果拼盤里有哪些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2、播放《蘋果》音樂,幼兒品嘗水果。
教師:每一種水果里都有很多的水分和營養(yǎng),多吃水果小朋友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延伸:
幼兒園種植的果樹,可帶幼兒經(jīng)常進行護理,給果樹澆水、除蟲,在果子成熟的時候進行采摘活動,同時,把吃過的水果核搜集起來洗干凈,留做下面的活動繼續(xù)探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34393.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班游戲:小螞蟻炒黃豆
幼兒園小班聽說游戲:動物汽車
小班游戲教案 敲鑼傳花
園際聯(lián)誼??小班角色游戲之隨想
幼兒園小班結(jié)構(gòu)游戲教案: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