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喜愛小動物,他們能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解來表現(xiàn)動物特征!督鹕姆孔印肥且徊亢芎玫慕逃髌,講述了小姑娘從不接受身邊的伙伴到后來和小鳥、小狗、小羊、小猴都成了好朋友的故事。很適合小班幼兒表演。目的是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同時讓他們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平時的生活中,與朋友相處要“友好、團結(jié)、互幫互助”,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愛。
游戲網(wǎng)絡(luò):
游戲準備:
。ㄒ唬┙(jīng)驗準備
1.熟悉故事,學會劇中的人物對話。
2.開展美術(shù)活動“我美麗的小屋”,制作房屋、花草等道具。
3.開展舞蹈活動“可愛的動物們”,表達小姑娘的情緒變化和四個小動物的表情、眼神、動作等角色特征。
。ǘ┯螒蛸Y源
1、創(chuàng)設(shè)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花、草、金色的房子。
(2)道具:小姑娘及小動物們(小鳥、小狗、小羊、小猴)的服飾。
2、選配音樂。
(1)活潑可愛的音樂:用于第一場小姑娘上場。
(2)動物性格特點音樂(慢板):用于第一場小動物的依次出場。
(3)動物性格特點的音樂(快板):用于第二場小動物的依次出場,變造型。
(4)歡快有力的音樂:用于第三場結(jié)束的舞蹈《快樂在一起》。
。ㄈ┘彝ヅc社區(qū)
1.參觀動物園,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動作特性。
2.了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游戲提示:
1、小班幼兒膽子小、音量不夠大是組織表演的難點。對此,教師采用多人擔任一個角色的策略,既增強了幼兒在舞臺上表演的信心,解決聲音小的問題,又滿足了每個幼兒同時上臺表演的愿望。
2、小動物出場時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握是游戲中的難點。解決該難點的策略是讓幼兒多聽音樂,幫助幼兒固定節(jié)拍。如“小羊”出場時可以告訴幼兒,小羊上山吃草的時候要注意,跟著音樂走兩步回頭看一看,重復(fù)兩個動作后再轉(zhuǎn)身看后面有沒有跟著大灰狼,這樣幼兒就知道走四步可以到山頂,在山頂上遇到可愛的小姑娘。
3、小班幼兒在排練中還會遇到?jīng)]有舞臺方位感、找不到正確位置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給幼兒尋找相應(yīng)的參照物,如小椅子、在地上貼“小貼畫”籌,幫助幼兒確定自己的站位。另外,有些幼兒在排練過程中似乎對什么都不是非常感興趣,學了兩句臺詞就不學了,做了幾個動作又沒勁了。教師不要盯住這個“缺點”不放,而應(yīng)著力尋找這些幼兒的強項,讓他們看各組“小動物”出場后問:“你喜歡哪個小動物?你想成為哪個小動物呢?為什么?”有的孩子說:“喜歡小鳥,因為小鳥的動作好看,笑得很美……”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表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幼兒就會愉快地投入到演出活動中。
4、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①社會活動“團結(jié)友愛一家人”、“電視《動物世界》”,幫助幼兒了解動物的特性。②體育活動“互幫互助過小河”,鼓勵幼兒互幫互助,增進友誼。③音樂活動“快樂在一起”,幫助幼兒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游戲小故事:
“我找到位置了”
小班幼兒第一次參加排練時缺少方位感。老師告訴一個孩子:“這就是你的位置,已跳到小羊出來時,你就要跑過來,明白嗎?”她點點頭說:“知道了。”但是到跑出來時,她卻又從舞臺中間跑出來了,位置總是不對。我發(fā)現(xiàn)在演出過程中一定要給幼兒找一個固定的參照物,于是,我又再次對孩子們解釋:“繞的時候一定要繞過舞臺中間的黃片標志。”幼兒似乎都明白了,接著就是一個接一個地繞出來,第一個出來了,可是第二個、第三個仍然沒有出來,問題仍然存在。
為了更好地解決方位的問題,我在課前利用“椅子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的游戲,讓幼兒通過圍著椅子轉(zhuǎn)“S”形,輕松地了解“S”形的隊形方案。由此延伸,讓幼兒雙人從不同方向圍著椅子轉(zhuǎn),形成上場與下場的交替。幼兒在玩玩鬧鬧中輕松地掌握了雙“S”行進的隊形及自己的空間方位,整個活動變得快樂而有趣。
<<<1234>>>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98654.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班科學活動身邊的1和2活動反思
評優(yōu)活動音樂游戲《大家都醒了》反思
《啊嗚啊嗚吃得香》語言活動反思
小班語言活動設(shè)計與反思:雪地上
小班健康教案《干凈小手人人愛》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