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小熊的客人課后反思??實習生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小班教學反思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這是一個小班語言,這篇故事通過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時發(fā)生的事情,刻畫了一個凡事總愛搶“大的”的小老鼠形象和處處謙讓的大象形象。通過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使初步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團結友愛的道理。目標是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情節(jié);初步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間相互謙讓的美德;發(fā)展幼兒判斷是非的和口語表達能力。

我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所以整個活動進行下來基本比較順利。但也存在一些設計上的不足,經(jīng)驗上的缺乏和臨場發(fā)揮不佳的,主要體現(xiàn)在展開部分,分析如下:

一、重點和難點突破時,由于分析教材不夠透徹,沒有突出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幼兒理解的不是很深刻。應該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都體現(xiàn)出活動的重點“謙讓”,把這個中心思想放大,增強幼兒記憶。

二、在講故事部分,我多次讓幼兒學說小老鼠搶著說的話,小老鼠在故事中是一個反面角色,是幼兒不該學習的一方,因此沒有必要學說他的話。我反而忽略了大象的存在,沒有突出大象謙讓的美德。導致后面“喜歡誰”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回答不上來。

三、分椅子、分蜜糖和分床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使用都是相同的教學方法,沒有新意,只使用一種方式反復提問,缺乏變化和吸引力,易喪失,不能發(fā)散幼兒的思維。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多元化、由淺入深層層引導幼兒的;也應該是開放性的,開發(fā)幼兒想象的空間。

四、由于臨場緊張,小老鼠知錯叫了小救護車的環(huán)節(jié)雖然設計了,卻沒有操作。使得故事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五、上課時的表情以及語氣還有一些拘束,應該再豐富一些、更貼近幼兒一些,要用自己的激情帶動幼兒的興趣和思維。

老師們給我提出的這些意見,讓我看到了差距,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不斷的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701492.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教案《拔蘿卜》附反思
小班綜合教案《有趣的毛毛蟲》附反思
臨聽小班美術活動《我給樹葉添葉脈》感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術活動“好吃的冰淇淋”反思
語言活動《啊嗚啊嗚吃得香》課后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