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人是一種社會性生物,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更不能離開社會而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中的首要和核心因素是人。而"生存教育"在現(xiàn)行的幼兒素質教育活動中,已經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記得有一次,我給孩子們講述《農夫和蛇》的故事,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孩子們的議論立刻炸開了鍋:"我遇到這條凍僵的蛇就打死它。""我看到了,就跑掉。""我才不高興救他呢?"這時一個響亮的聲音說到:"為什么不救它,它其實也很可憐的!也需要幫助的啊!老師不是說過我們要樂于助人的嗎?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嗎?"一場爭論由此而引發(fā)。
確實如此,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上存在著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的矛盾,平時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樂于幫助別人,要向有困難的人獻出愛心,但是有時侯卻是事與愿違,反而把孩子們給弄糊涂了,"難道幫助別人有錯嗎?"新綱要中指出:教育活 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所以,我們就以"如果有陌生人向你求助,我們小朋友該不該幫 忙?"為主題,展開一次大討論。希望通過辯論會的形式,讓孩子們自由發(fā)表意見,培養(yǎng)孩子們的質疑精神,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孩子們共同 進步,共同成長!
活動目標:
1、萌發(fā)與樹立生存意識、自我保護的意識,在生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2、能夠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中特殊情況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拓展思維方式,培養(yǎng)質疑精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分成正反兩方(全班幼兒都參與本次活動,共同收集資料,正方雙方商量討論并推舉參賽選手。)2、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本次活動,與孩子共同收集資料,為孩子們出謀劃策。
3、雷鋒的照片,音樂磁帶,報紙。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介紹辯論會的論題和辯論的雙方。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引起孩子們辯論的興趣和愿望。
二、正反雙方進行立論陳述:
1、正方一辯陳述觀點。
2、反方一辯陳述觀點。
3、正方二辯陳述觀點。
4、反方二辯陳述觀點。
5、正方三辯陳述觀點。
6、反方三辯陳述觀點。
三、攻辯階段:
互相選擇對方辯友進行攻辯。
四、自由辯論:
正反雙方進行自由辯論,教師及時的提醒幼兒注意尊重對方的發(fā)言,控制自己的情緒。
五、總結陳詞:
分別由雙方的四辯總結雙方的觀點。
六、教師總結:
作為正反雙方的小朋友說的都很有道理,正方的小朋友們認為: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我們小朋友應該繼承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向雷鋒叔叔學習,向 別人伸出援助之手,愛是人間最美的語言,愛是人們最高尚的情操。"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所以當陌生人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小 朋友應該幫忙!
而反方的小朋友他們認為,我們的年紀小,缺乏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不能隨便得去幫助別人,如果輕易地去幫助別人可能會越幫越忙,甚至會傷害到自己。所以,陌生人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小朋友不應該幫忙!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在賽場上我們是競爭對手,在生活中我們是親密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拉拉小手,擁抱一下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760773.html
相關閱讀:大班故事《福氣糕》??幼兒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我就是我
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與外國朋友
大班社會教案:垃圾分類與回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