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從圖畫到文字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大班語言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計構(gòu)思:

  近幾年來,早期閱讀已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幼教工作者的重視。幼兒園的早期閱讀,能讓幼兒了解一些書面語言的信息,增長興趣和敏感性,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入小學的正式學習識字和寫字做好準備。《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試圖通過各領域教育的相互滲透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引起他們探索感知文字符號的積極性,擴展他們的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各種符號,對文字有好奇感和探索愿望。

  2.通過對漢字的觀察、分析提高幼兒對漢字的認知和敏感性。

  3.了解漢字的演變,知道漢字是古代人在勞動過程中根據(jù)物像創(chuàng)造的。

  活動材料:

  1.漢字、象形文字卡片一套,沿中線對折好。

  2.用漿糊在白紙內(nèi)寫上漢字;裝入碘酒水的噴瓶一個。

  過程及指導:

  1.直接導入: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漢字,引起幼兒注意。

  出示漢字卡:大、小、上、下、木等。

  教師:“你們認識它們嗎?”和幼兒一起認讀。

  教師:“卡片上所有的符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漢字,這是我們中國的主要文字——漢字”

  2.和幼兒一起討論

  提問:“有誰知道漢字是怎么來的呢?”

  教師小結(jié):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古代人在勞動中根據(jù)物像創(chuàng)造了“象形文字”,它就像我們畫的畫兒一樣,后來慢慢地簡化成了橫平豎直,四四方方的符號,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漢字。)

  3.猜字游戲

  教師出示象形文字卡片,讓幼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字?猜對即把另一面的漢字翻出來。

  教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析,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對文字的敏銳性。

  4.認讀并書寫漢字“日”“月”教師在田字格里書寫漢字“日、月”

  5.以變魔術(shù)的方式,激發(fā)幼兒擴展認讀相關漢字。

  教師出示提前用漿糊寫好的帶有“日”“月”偏旁的字卡,在紙上噴上裝有碘酒的水后,漿糊寫的字起化學反應便顯現(xiàn)出來了,幼兒在有趣游戲氣氛中學習認讀。

  延伸活動:“老師是怎么在白紙上變出字的呢?”引導幼兒生成科學探究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816343.html

相關閱讀:帶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語言活動《淘氣的霧弟弟》案例分
大班語言教案:神筆馬良
大班語言教案:拼音ie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詩歌《冬天來到了》
物體的相對應位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