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民間童謠《貓捉老鼠幾點鐘》內(nèi)容通俗易懂,語言詼諧幽默,富有童趣,易于幼兒掌握。將整首童謠貫穿游戲始終,體現(xiàn)語言活動中的集合教育,即通過語言活動滲透集合教育,能讓中班幼兒較好地掌握按物體兩個及兩個以上特征或特性做集合。
教學目標:
1.學念兒歌,體驗和同伴游戲的快樂。
2.能按多維特征做集合。
教學準備:
卡片、帽子、眼鏡、帶有數(shù)字的項鏈、兒歌PPT
教學過程:
一、出示PPT引題,導入
1.出示PPT(一個小男孩和一把傘)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哭泣的小男孩
提問:小男孩他怎么啦?(哭了)怎么會哭呢?
二、學念兒歌
1.結(jié)合PPT,教師朗誦兒歌一遍 (從開頭——被只老鼠偷走了)
提問: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男孩為什么哭了嗎?
2.學念兒歌1—2遍
提問:
(1)老鼠長什么樣呢?
(2)想一想,怎樣找到這只小老鼠?
三、游戲:貓捉老鼠幾點鐘
1.介紹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第一.符合條件的站出來,不符合條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要求師幼合作,幼問師答。
2.幼兒第一次游戲
第一遍游戲:按一維特征分類(它是只男孩子老鼠)
第二遍游戲:按二維特征分類(它是只不扎辮子的女孩子老鼠)
3.幼兒第二次游戲
。1)教師介紹玩法及規(guī)則
。2)幼兒按卡片上的內(nèi)容打扮自己
。3)幼兒游戲、集體驗證
第一遍游戲:按一維特征分類(它是只戴帽子的老鼠)
第二遍游戲:按二維特征分類(它是只戴著眼鏡、戴著項鏈的老鼠)
第三遍游戲:按三維特征分類(它是一只戴著帽子、戴著眼鏡的、女孩子老鼠)
第四遍游戲:按四維特征分類(它是一只戴著帽子、戴著眼鏡的、戴著項鏈,項鏈上有?點的老鼠——1個)
四、延伸活動:自主游戲
游戲由幼問師答變?yōu)橛變簡栆挥變捍穑醋寕別幼兒說出要找的老鼠的特征,其他幼兒尋找、驗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841361.html
相關(guān)閱讀:活動名稱:聞一聞、嘗一嘗
幼兒園教案:《小雨點》
機器人的游戲(系列活動1~4) 小班活動中班
中班綜合教案 運動會計劃
彩色筆和惡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