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大班 【活動要求】 1.讓幼兒在認(rèn)識圓的基礎(chǔ)上,通過做做、玩玩,讓幼兒知道圓形的物體會滾動。 2.知道用輪子能省力。 3.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活動準(zhǔn)備】 1.室外: (1)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 (2)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 2.室內(nèi):各種形狀的小積木,幼兒人手一套;裝有書籍的箱子一只,圓形的輪子兩個,小推車一輛,大積木一塊,每組一只盒子(裝有橡皮泥、硬卡紙、彩色紙、剪刀、牙簽、膠水、蠟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滾動圓形和其他形狀構(gòu)成的物體 在室外供給幼兒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以及裝著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教師:“這里有許多車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想一想,哪些車子的輪子會滾動?” 二、第二次嘗試:圓形的東西會滾動 1.在室內(nèi)供給每位幼兒各種形狀的積木玩。 ①你們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狀的積木? ②請你推動各種積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③為什么圓形的積木輕輕一推會滾,而梯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的積木不會滾動呢? 小結(jié):圓形的東西會滾動,因為它沒有角。 2.圓形輪子會滾動。 師:“人是很聰明的,人們利用圓形的東西會滾動的道理,制造出許多圓形東西,你們見過嗎?” 出示圓形輪子問: ①“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②“輕輕推它會怎樣?”(會滾動) 三、了解輪子的功用(第一次嘗試:利用圓形輪做事,又快又省力) 1.請兩名幼兒把一箱書從a處搬到b處,問:“你們搬得動嗎?”(搬不動) 2.教師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萬向輪,再請兩名幼兒推動。問:“現(xiàn)在能搬動嗎?為什么?” 3.請兩名幼兒分別將兩堆大積木從a處運到b處,一名幼兒用小推車搬,另一名幼兒用手搬,看一看,誰運得又快又省力? 師小結(jié):使用輪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輪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師問:“除了這些輪子外,你們在幼兒園和家里還看到過哪些地方有輪子?”(幼兒自由回答:汽車、飛機、火車有輪子,掛窗簾的軌道有滑輪,升國旗的旗桿上有滑輪,沙發(fā)下也有輪子等等) 四、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輪子 1.教師向幼兒介紹手工盤里材料,請幼兒給汽車的車廂制作輪子(教師事先給幼兒每人準(zhǔn)備一只盒子做車廂,并先在車廂下部打好穿牙簽的洞),幼兒把兩根牙簽穿入洞內(nèi)。 2.讓幼兒利用硬紙、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輪子裝在牙簽上,即成一輛汽車,然后,拿著自制的小車到室外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853801.html
相關(guān)閱讀:幼兒園科學(xué)探索教案《會翻跟頭的小膠囊》
水的三態(tài)變化
科學(xué)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反思
幼兒園科學(xué)《聲音之鈴鐺樂器》教案與反思
中二班活動案例《我們身邊的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