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親親一家人》第2周課程安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幼兒園綜合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浣熊 班 第2 周課程安排 ★活動主題與工作要點:主題《親親一家人》(一) 感受全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關注生活細節(jié)中滲融的惦念、關愛之情,能用多種方式表達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 友情提醒: 天氣還比較冷,請幼兒注意防寒,小心感冒。 一 二 三 四 五 晨間活動 來園 1.熱情接待每位幼兒及家長,穩(wěn)定幼兒情緒。 2.區(qū)角活動:美工區(qū)、閱覽區(qū)、角色區(qū)、益智區(qū)、建筑區(qū)。 重點指導:美工區(qū),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擺設,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 重點指導:角色區(qū),鼓勵幼兒模仿成人勞動。 重點指導:閱覽區(qū),讓幼兒學會安靜的看書。 重點指導:益智區(qū),幼兒走迷宮。教師觀察引導。 重點指導:建筑區(qū),嘗試建造“我家的房子”。 體鍛 1.有節(jié)奏的做韻律活動和徒手操。 2.分散活動:皮球、圈、小推車、包墊子。 3.集體游戲:兔媽媽和兔寶寶。 重點指導:圈,一圈多玩。 重點指導:皮球,學習拍。 重點指導:小推車,練習平衡向前推。 重點指導:包墊子,練習頭頂墊子平衡走。 重點指導:皮球,學習拍。 學習與游戲活動 上午 社會:親情樹 角色游戲:娃娃家(1) 語言:敲門 角色游戲:娃娃家(2) 科學:送小兔回家 角色游戲:娃娃家(3) 藝音:親親熱熱在一起 角色游戲:娃娃家(4) 藝美:爸爸的領帶 角色游戲:娃娃家(5) 自主性游戲 美工區(qū):制作鞭炮;做拖鞋;做面具;創(chuàng)設“溫馨的家” 閱覽區(qū):指導閱讀有關親子游戲的書 益智區(qū):走迷宮;送點子 建筑區(qū):建造“我家的房子” 角色區(qū):給娃娃穿脫衣服; 下午 戶外 自主 早期閱讀: 星星警察 區(qū)域 大玩 自主 做做玩玩: 我家的房子 戶外活動: 小空軍 自主 ●環(huán)境教育: 把爸爸的半身畫像布成“我的爸爸”專欄,完成美工活動“爸爸的領帶”以后,幼兒給爸爸戴上自己裝飾的帶。 ◆家長工作: 與孩子一起畫爸爸的半身像,為活動“爸爸的領帶”作準備。 ▲日常生活: 自己動手做元宵,嘗試做元宵,留一些請爸爸媽媽品嘗。
所思所悟:新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nèi)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小班幼兒猶如生活在“大人國”里,他們有著被看作是小不點兒的情感體驗。在老師的眼里,小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父母的眼里,他們卻還是一個個需要倍受呵護的小不點兒。所以這個主題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使幼兒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促使幼兒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需要讓幼兒看到萬事萬物都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成長、有變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經(jīng)歷有小到大、有弱到強的成長氛圍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步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識。

語言活動《小不點兒》是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萌發(fā)樂觀、自信的情感態(tài)度。但實際操作后,我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對于空虛的故事性情節(jié),想象力比較弱,想不出比小猴子、小小老鼠小的動物,這也跟小班幼兒年齡段特點有關,他們抽象想象能力比較差,此外,我還感覺幼兒對于“小不點兒”這一詞匯,不夠理解,如果能將這一詞匯,給點時間幫助幼兒理解,說不定幼兒回答會更好。同時,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有什么本領,幼兒似乎一下子也說不出來,如果能將事情畫下來,讓幼兒看圖選擇自己會做的事情,說不定幼兒積極性會更高。

音樂活動《大雨和小雨》是能用強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fā)對音樂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力。在實際操作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提問是有問題的,不夠具體,如問:下大雨時,外面會怎么樣呢?幼兒都回答不到點子上,于是我改變方法:下大雨時樹會怎么動?樹葉會怎么樣飄?幼兒很快就用動作表示了出來。因此在以后設計教案時,我們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問題是否具體,幼兒是否能夠理解,這也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經(jīng)驗。同時我感覺這趟音樂課最大的問題就是我的動作太單一,不夠活潑,導致幼兒一味的模仿我的單一動作,沒有創(chuàng)新和美感。

社會活動《我想長大》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組織形式也較新穎,活動前我讓家長拿了些孩子嬰兒時期的物品和照片在活動中一一展示給幼兒看,幼兒興趣濃厚,參與性很高,尤其是在講述自己長大的變化時都搶著講述,樂于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并在課后把這些物品和照片粘貼在主題墻上,孩子們有事沒事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那里討論著、交流著。所以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愿意和老師一起去發(fā)現(xiàn)、嘗試、探索,最后得出結論。這樣的活動進行起來師生都感到輕松、愉悅,幼兒接受得快、掌握好。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如《熊大大和熊小小》《大臉小臉親一親》《瞧我多能干》等等,體驗家庭中成員之間的濃濃親情,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圍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讓幼兒去關心周圍的人、事、物。我們除了集體教學活動外,還注重日常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讓幼兒體驗自己人雖小,但是很多事情也能自己做,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比如,分飯菜時,我們請小朋友分碗和勺子,在午睡時,老師教以正確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穿脫衣服和鞋子。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教師以微笑、擁抱、口頭表揚等方式激勵幼兒,當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教師抓住其中的閃光點,放大,肯定孩子等等。

除了教學活動以外,每個生活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只要你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時間,他一定能行的!
活動目標:1.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2.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活動準備:1.故事磁帶、故事掛圖、照相機。2.布絨小熊 ( 系紅領結 ), 豬、雞、猴、河馬等玩具或布絨玩具。(指偶)3.活動重點:學會用微笑待人。難點:理解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
活動過程: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師:在我的身后,有一位害羞的朋友,它來我們班做客了,我們一起歡迎它吧!你們看是誰呀?小熊1.出示布絨小熊,導入課題。誰來說說小熊長得怎樣?(圓圓的鼻子 , 脖子上系著紅領結 , 帥極了!)可他每天孤零零的, 誰也不跟他玩 , 這是為什么呢 ?(幼兒猜測)2.講述故事第一段小熊長得很帥,可他每天都怎樣?(學學小熊的姿態(tài)、表情)小熊去找小豬, 小豬怎么了?小熊去找小猴,小猴怎么做的?二、小熊笑了。1.講述故事第二段(到為什么誰都不跟我玩呀?)誰能告訴小熊,小伙伴為什么不愿意和他玩呢?學習故事中小熊板著臉,不理別人的樣子,并進行講述和嘗試表演2.講述第三段小熊問大河馬, 大河馬是怎么回答的 ?最后小熊笑了嗎 ? 小熊笑了,朋友們會怎樣對他? 5.大家喜歡小熊的什么?( 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的圓鼻子 , 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紅領結 , 而是好看的微笑。)6.教師演示玩具 , 和幼兒一起完整聽故事錄音一遍。三、大家都來笑一個。1.師:小熊臉上笑瞇瞇的,小動物都愿意做他的朋友,你們想做小熊的朋友嗎?2.幼兒微笑著和小熊握手、親一親。3.好朋友一起笑一個,教師給他們拍照。 活動建議:1.故事中孤獨和快樂有著明顯的對比 , 引發(fā)幼兒感同身受地體驗小熊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的重要性,是本活動的主旨。教師應該適當渲染小熊的孤獨感,使幼兒設身處地地領悟對朋及 " 板著臉 " 是多么糟糕 , 為小熊后面的微笑作反差鋪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872131.html

相關閱讀:綜合活動:我們的城市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案 我愛老師
小熊醒來吧(綜合)
大班綜合教案:我去臺灣島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