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詩詩意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水天相接的遠(yuǎn)處悠然駛來,好似來自天邊。
注釋
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dāng)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回:回旋。
出:突出。
日邊:天邊。
賞析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dāng)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shè)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 “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yuǎn)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于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guān)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xùn)|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912721.html
相關(guān)閱讀:綜合活動 小動物吃東西
幼兒園春季專題教案:小樹發(fā)芽了
從小關(guān)心社區(qū)
毛線變變變
春天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