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詩歌的記憶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發(fā)揮好圖片的作用,后來反思一下,其實可以把圖片做成圖譜的樣式,把圖片按照詩句出現的前后順序進行排列,讓小朋友看著圖譜就能自己讀出詩句來,這樣的方式就很好,這也說明,我對圖譜的運用還不是很熟練,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借鑒。另外,在梨子的發(fā)音上,因為南方人很少用到“梨子”的說法,所以在發(fā)音上有錯誤,下次再碰到這樣的事情,還是要仔細地分辨一下,稿清楚了再念,更好。還有比如“黃澄澄”和“黃橙橙”,這兩個詞語怎么用,也需要進一步搞清楚,這樣才會避免在教學活動中的細小環(huán)節(jié)的差錯。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精益求精需要做好的地方。
所以,課后我把原教案進行了修改。修改稿見下: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2. 理解詩歌中比喻的手法,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3. 學習詞:黃澄澄、串串、賽。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的實物(將橘子做成燈籠)、一只大盤子、珠子一顆;詩句的圖譜、盤子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學習內容
提問;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2)秋天有些什么水果成熟了?
2、出示實物水果,引導幼兒說出詩歌中的語句。
剛才小朋友講得很好,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秋天的水果,看看它們是什么。
教師先出示一只大盤子,然后逐一出示水果將它們放在盤子里。
綠蘋果;引導幼兒說綠蘋果;
紅柿子:引導幼兒說紅柿子;
大梨子:這是什么?它是大的還是小的?是什么顏色的?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梨子?(學習說;黃澄澄);
一串葡萄:誰知道這個叫一X葡萄?(學習說:一串),如果我有很多串葡萄,可以怎么說?(學習說:串串葡萄)
一顆顆的葡萄像什么?引出:串串葡萄賽珠子;
橘子:這是什么?它像什么?(同時展示出做好的燈籠),引出:像燈籠的是橘子;
這么多的水果,我們可以將它們放在盤子里,秋天就像是一只果盤子,那么多的水果都在秋天成熟,你喜歡秋天嗎?
引導說出:秋天是只果盤子,人人喜歡吃果子。
4. 跟著老師一起學念詩歌,邊用圖譜演示,提醒幼兒看著圖譜熟記詩句。
5. 布置仿編詩句的任務。
你還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下次我們來試試把它們編到詩歌里面去吧。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找夢>>
大班早期閱讀《糊涂先生作曲》課后隨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966081.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教案 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大班語言教案 倒霉的小白馬
大班語言教案:散文橘子花
大班文學欣賞春雨和種子
大班語言教案:我是一只笑笑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