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傷心,也是因痛苦而產生的一種情緒,大概是在2個月到半歲之間出現。這個時候,如果移開他喜歡的東西,或者媽媽從他身邊走開,都可能讓他傷心。
需要和傷心區(qū)分開的是單純的身體痛苦,比如,肚子痛可能會讓寶寶大哭,但是這不是傷心,而是一種難受的刺激引起的強烈反應:長而響的哭聲,經常是爆發(fā)式地發(fā)出。另外,受到驚嚇產生恐懼,也會使寶寶大哭。
而寶寶傷心時卻不見得會大哭的,他常常是嘴角下彎,眼中含淚,抽泣或者嗚嗚地哭,只有在發(fā)泄極度的悲傷時,才有大放悲聲的情況出現。
至少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寶寶的傷心還主要是跟自己的痛苦有關。但是隨后,寶寶有了共情的能力,他開始能為別人的痛苦而感到難過:一只小鳥受傷,一個小朋友痛苦地哭泣,甚至聽到悲傷的故事、音樂,都可能讓他傷心。
一般的傷心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它對于寶寶的同情心、助人行為的發(fā)展都有積極的作用。他由自己的傷心和難過,體會到別人的傷心和難過,從而促使他做出幫助別人緩解痛苦的行為。
但是傷心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會讓人壓抑,經常傷心不利于寶寶的身體和心智的健康發(fā)育。尤其是經常性的極度悲傷,更是對寶寶的心理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
對寶寶傷害最大的,是由于親子交流嚴重受挫而產生的極度悲傷。
還記得在《交流》那篇文章中提到過,剛出生的嬰兒會模仿照料者的表情嗎?寶寶的傷心與照料者是有很大關系的:一張沮喪、痛苦、沒有反應的面孔,最容易引起寶寶的傷心。
科學家曾經做過研究:寶寶在3個月內就能學會與人用表情、聲音或動作互動;但是,如果面對寶寶做出的表情、動作或發(fā)出的聲音,媽媽總是板著臉,或表情沮喪,或者沒有反應,寶寶就會感到困惑、慌亂,會更努力地試圖引起媽媽的反應。但是,如果這些引起媽媽反應的努力失敗,他們就會轉過臉去,皺眉、哭泣。科學家認為,這是寶寶對缺乏交流的照料者的退縮性反應。
如果寶寶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親子關系中,他的情緒就容易變得消極,并且難以形成對媽媽的依戀,發(fā)展下去,還可能形成更嚴重的適應困難。
通常是陷入產后抑郁的媽媽容易這樣面對寶寶。她們自己深受情緒困擾,無法做到對寶寶發(fā)出的信號敏感和積極反應。因此,幫助媽媽擺脫情緒困擾十分重要。媽媽也要認識到自己情緒的問題,主動采取措施調整自己。照料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0018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