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兒園到小學,面臨最大的變化,就是學習內容的改變。幼兒園以玩為主,小學以學為主,還要“習”,練習、復習、預習等;同時孩子還要面臨新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就跟大人調到一個新單位去是一樣的。本期,我們特別請來專家就“幼小銜接”的準備做詳細解答,幫助家長和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學習。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三本書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錢學亮說,“幼小銜接”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上學的自信心,只有自信了才能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勇敢地接受各種挑戰(zhàn)。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三本書:第一本書是《三字經(jīng)》,“一部三字經(jīng),半部勸學習”。這個讀,不是機械地讀,而是要讓他理解。第二本書是《弟子規(guī)》,它教孩子從6歲啟蒙開始,怎么來做人做事。家長還要幫助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自我介紹準備,因此推薦的第三本書是繪本《我的名字叫克里桑斯美美菊花》,看了這本書孩子就知道怎么來做自我介紹了,這對孩子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融入新集體非常重要! ‘斎,這個假期幫孩子準備一份個人檔案也很有必要,讓老師能迅速了解您孩子的情況。個人檔案里應該包括孩子身體的基本信息,比如特殊病史、過敏史、運動禁忌、家長聯(lián)絡方式,最好用一些具體的例子告訴老師,孩子的語言發(fā)展狀況、情感、社會性、藝術、肢體運用能力等,比如在幼兒園里參加過哪些所謂一技之長的學習! ∩盍晳T向學習習慣遷移  錢教授認為,談到小學的學習習慣有些空泛,但家長可以先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讓生活習慣向學習習慣遷移。“您的孩子就得有這八個習慣,編成順口溜就是:放好書包換鞋衣;講究衛(wèi)生把手洗;然后喝水吃東西,趕緊坐定先復習;再做作業(yè)心有底,檢查對錯需仔細;明天學啥我先預習,收拾準備好歡喜。”錢教授解釋說,培養(yǎng)學習習慣要力戒拖延和磨蹭,讓孩子養(yǎng)成干什么一定是大腦充分的興奮,然后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把事情做完。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這個習慣在小學里頭不是很見效,但是等孩子上了初中,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習慣對他來說真是太重要了! ∩闲W了,家長還要注意,有些孩子可能做完作業(yè)后會說:“媽媽,我寫完了,你幫我看看。”家長一定要給他說:“寶貝,媽媽可以幫你看看,但是你必須明白,這是你自己的任務,媽媽是來幫你的,不會告訴你哪里錯了,只會告訴你這里有幾個錯誤。等到考試的時候,誰來幫你做檢查?所以還得你自己去學會檢查。”  最后一個習慣也很重要,不少小學生回家之后就跟媽媽說:“媽媽,今天沒作業(yè),我去玩了。”錢教授認為,這是典型的蒙家長行為,還有一個準備的作業(yè)呢?一定要準備到第二天早晨拎包就走,千萬別一大早才說,“媽媽,今天班主任說要交xx錢”、“媽媽,音樂老師說要戴頭飾”……昨晚干什么去了?建議家長把這八個習慣做成表格,貼在孩子的書桌邊,做完一步就劃一道橫線,等八步都做好了,今天的作業(yè)才算做完。一個月肯定能把這個習慣形成! ”M快提高孩子入學成熟水平  上面說的那些準備,都是家長幫助孩子在做外圍的準備,決定孩子小學生活的質量,重點卻不在這里。錢學亮經(jīng)過1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入學成熟水平”這樣一個概念,來幫助家長檢測孩子是否做好了就讀小學的準備。他將兒童入學成熟水平分為八大能力,即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運動協(xié)調能力、數(shù)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學習品質,還特別提供了一些簡單的測試方法(見圖表)。錢教授指出,如果孩子達到入學成熟水平,在學習知識,理解老師語言、眼神及動作暗示等方面會十分迅速,被老師表揚的機會就多一些,孩子就會更加積極、努力。反之,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入學成熟水平,盡管并不笨,但由于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就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影響自身的發(fā)展,甚至導致不會聽講、磨蹭、緊張焦慮、自我評價低等問題。  錢教授還著重解釋了聽知覺能力。每年9月,就有很多家長來電話問:“教授,老師老說我們家孩子好動,我覺得不是。”錢教授就問,怎么不是呢?“我們家孩子看電視三小時都不動的,畫畫兩小時都不動,怎么說他好動呢?”錢教授說,這孩子就是典型的選擇性多動,實際上就是聽覺注意缺陷,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什么?你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眼睛看你一下,然后看別的地方去了! ″X教授最后說,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能力發(fā)展未達到入學成熟水平,要么推遲入學,要么就利用這個暑假,為孩子做針對性的能力發(fā)展訓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1031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