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李大學畢業(yè)不久去一家知名的企業(yè)應(yīng)聘,面試的最后是一道測試題:有5個孩子在鐵軌上玩耍,其中4個孩子都在一條嶄新的鐵軌上玩兒,只有一個孩子覺得這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選擇了一條廢棄的、銹跡斑斑的鐵軌,并因此遭到另外4個孩子的嘲笑。
正在孩子們玩兒得專心致志的時候,一輛火車從嶄新的鐵軌上飛速駛來,讓孩子們馬上撤離是來不及了,但是,如果你正在現(xiàn)場,就會看到新舊鐵軌之間有個連接卡,如果你把連接卡扳到舊鐵軌上,那么就只有一個孩子失去生命;如果不扳,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4個孩子喪身在車輪下,F(xiàn)在,火車馬上就要駛過來了,你該怎么辦?
小李思考了幾秒,覺得很難回答。但是看到幾位負責面試的經(jīng)理表情嚴肅地盯著他,小李又必須做出回答。他仿佛看見一輛飛速行駛的火車正在向4個孩子沖過來,于是他有些緊張地說:如果非要做決定,那我還是扳吧,畢竟這邊有4個孩子……
面試的經(jīng)理他對小李說:對不起,你的面試沒有通過。小李有些沮喪地站起身來,鼓起勇氣問:可以告訴我應(yīng)該怎么做嗎?
經(jīng)理說:你為什么要去扳鐵軌呢?5個孩子中,只有一個孩子做了正確的選擇,另外4個的選擇是錯誤的,為什么4個人的過錯要讓一個無辜的人來承擔?你應(yīng)該以事物的對錯來做決定,誰錯了,誰就應(yīng)該承擔過錯,因為誰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就是社會法則,沒有人會為你背黑鍋,孩子在家里行的通的事,到外面就未必行的通。河北大學校園車禍事件,讓那句“我爸是李剛”成為流行語,套用網(wǎng)友一句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肇事者終因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依法批準逮捕。這件塵封往事,曾刺痛大眾的神經(jīng),一個大學生,把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事件演繹成轟動全國的大事,皆因他想推卸責任,拿家長做擋箭牌,讓人們對他的行為覺得無恥,對他的不負責任感到痛恨。
試想如果他不是酒后駕車;如果他撞了人之后能夠積極主動救死扶傷;如果他不是囂張冷漠地拋出那句“我爸是李剛,”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那么事情又是另外一種結(jié)果。所以,如果遇到孩子做了不負責任的事情,父母一定不能縱容孩子,要讓孩子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告訴他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為自己應(yīng)負的責任。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孩子一惹禍,家長急忙給收拾亂攤子,出面擺平了事,很多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家長,就是這樣把好端端的一個個孩子送上了不歸路。正是家長的無度縱容,才使孩子錯誤的認識事物,由此霸道無理,是非不分,最終害了無辜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責任就如影隨行,伴著人的一生直至終老,每個人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有著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只有有了責任心和責任感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今的很多家長恰恰忽視了孩子的責任心的培養(yǎng),當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總喜歡越俎代庖,怕孩子累,怕孩子苦,怕孩子做不好,疑慮種種。家長這樣做的結(jié)果,使孩子失去了培養(yǎng)責任心的機會,本應(yīng)屬于孩子自己的事反倒成了父母的責任。
責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chǔ),也是做事情的標準之一,沒有責任心就不可能認真去做事。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別說是小孩子,即使是長大成人了,也還是會犯一些錯誤,人無完人,犯錯誤本身是正常的,在成長的道路上,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誤,但有一條原則我們應(yīng)該堅持:孩子必須為所犯的錯誤承擔代價!而不是由父母來買單。
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感受因此產(chǎn)生的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懲罰,當孩子在行為上發(fā)生過失或者犯了錯誤時,父母不給孩子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或者錯誤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覺彌補過失,糾正錯誤。
生活中大多數(shù)家長愿意為孩子代過,孩子不注意弄臟了家里地面,家長在后面收拾;孩子丟三拉四忘帶課本,家長急忙給送去;孩子在外闖下禍,家長出面給道歉、賠償。家長不讓孩子去承擔后果,孩子就不會正確面對錯誤,經(jīng)歷一事,卻沒有長一智,下次這樣的錯誤還會重復再犯。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無論事情的結(jié)果是好是壞,只要是孩子獨立行為的結(jié)果,就應(yīng)該引導并鼓勵孩子勇于承擔責任。家長一定不要替孩子承擔后果,否則,容易給孩子提供逃避責任的機會,淡漠孩子的責任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01892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