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給寶寶添加輔食,蛋白質的添加保證了營養(yǎng)質量。如何正確的添加輔食?如何在輔食中鎖住蛋白質?蛋白質怎樣與其他飲食搭配才能發(fā)揮最大效用?本文告訴你。
與蛋白質有關的飲食技巧
怎樣選用蛋白質既經濟又能保證營養(yǎng)呢?
技巧一: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是一種既經濟實惠,又能有效提高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的好方法。每天食用的蛋白質最好有1/3來自動物蛋白質,2/3來自植物蛋白質。
技巧二:把幾種營養(yǎng)價值較低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補充,可以顯著提高營養(yǎng)價值。例如,谷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少,而含蛋氨酸較多;豆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多,而含蛋氨酸較少。這兩類蛋白質混合食用時,必需氨基酸相互補充,接近人體需要,營養(yǎng)價值大為提高。再比如,單純食用玉米的生物價值為60%、小麥為67%、黃豆為64%,若把這3種食物按比例混合后食用,則蛋白質的利用率可達77%。
技巧三: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質和量的蛋白質。人體沒有為蛋白質設立儲存?zhèn)}庫,如果一次食用過量的蛋白質,勢必造成浪費;相反,如果食物中蛋白質不足時,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就會受影響。
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包括:奶制品,如牛奶、羊奶等;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禽肉,如雞、鴨、鵝、鵪鶉等;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蛋等;魚、蝦、蟹類;大豆類,包括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黃豆的營養(yǎng)價值最高,它是嬰幼兒食品中優(yōu)質的蛋白質來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類蛋白質含量也較高。
技巧四:食用蛋白質要以足夠的熱量供應為前提,也就是說要保證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供應。如果熱量供應不足,機體將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質來作能源。用蛋白質做能源是一種浪費,是大材小用。
如何給寶寶添加蛋白質輔食?
嬰兒從開始吃粥的6個月齡始即可開始吃各類蛋白質食品,如魚、肉、雞鴨、肝臟等,孩子們也適應得較好。這是因為在他們未吃以前,已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試吃階段,且食量較少。所以開始添加任何新食品時,必須掌握從少量開始到逐漸增多的原則,這樣雖開始時間較早,也能適應得較好。
嬰兒逐漸長大,蛋白質食品如魚、肉類(瘦豬肉、牛肉、豬肝)需及時補充,以逐漸替代乳類食品,為嬰兒作好準備。魚肉細嫩,可較早食用,根據(jù)我院實踐,嬰兒自1個半月始即可食用魚肉,肉泥需從8~10個月開始較為適宜。初食時量應少些,每天10克,以后逐漸增多到每天50克。在魚、肉類不易得到的地區(qū),可以用豆腐間隔應用,亦從少量開始到每天25~50克左右。
至于烹調的方法,應根據(jù)不同年齡分別制備。小于2歲的嬰兒所用食品應切碎煮酥燒爛,不能用油煎炸。大于3歲的兒童,可逐漸應用炒及油炸的燒法,切法上也可逐漸從碎末、小絲、薄片到大塊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296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