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孩子說反話并非反叛,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別小看這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不聽話”時期,它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期,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

  孩子甭管什么都說不

  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到了兩三歲就開始不聽話,經(jīng)常和父母頂嘴、說反話、發(fā)脾氣。正在實驗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李女士說,兒子冬冬三歲以后有了一個新習慣,不管大人說什么話,也不管知不知道是干什么,總是愛加個不字,比如讓他吃飯,他就說不吃飯。說給他報個親子游戲班吧,他也說不。李女士想不通:“我們家孩子之前挺乖的,怎么現(xiàn)在老和大人對著干呢?甭管你讓他干什么事,他說的第一個字就是‘不’”。

  金寶貝歷山中心的指導師KELLY介紹說,孩子的這種頂嘴是很正常的,在三歲左右,幾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會出現(xiàn)持續(xù)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突出表現(xiàn)是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好奇心強,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對和制止,就容易產(chǎn)生說反話、頂嘴的現(xiàn)象。

  為何孩子愛說反話

  山東英才銀座幼兒園總園園長趙春梅認為,頂嘴行為有時侯意味著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預也不受支配,這正是孩子發(fā)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值得父母重視。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從你,那么他的判斷力自然就難以發(fā)展。

  趙園長說,兩三歲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他們感到不滿,就會以直截了當?shù)男问奖憩F(xiàn)出來,比如吵嚷、哭鬧等。他們不會像大些的孩子那樣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認為是故意作對。其實他們無非是忠實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針對某個具體的人。兩三歲兒童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也還不高,他們的思維缺乏靈活性,因此常常顯得死心眼兒。此外,孩子的時間概念不強,因此哪怕告訴他只等五分鐘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須立即去做。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兒童的反抗行為。

  怎樣度過孩子反抗期

  家住環(huán)山路的閔先生的女兒已經(jīng)七歲了,他給筆者介紹了自己教子的經(jīng)驗。他認為,父母對孩子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如果孩子必須順從家長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要這樣”或“不許那樣”,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余地。如“等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積木,還是先看圖書?”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樂意聽你的話,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大成親子早教機構的馬老師還提出,家長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須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睡覺,爸爸媽媽最好不要給孩子有選擇的余地,必須嚴格執(zhí)行。但孩子正玩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爸爸媽媽必須尊重孩子,征求意見,給孩子留思考時間,或讓他玩完,或許諾他做完事再玩,讓他能夠逐步接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372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