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請善待幼兒的藝術表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才藝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應為幼兒的主體性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主體性的各方面品質已經萌芽,他們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嘗試,只要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活動,主體性品質就可以保持和穩(wěn)定下來。藝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有旺盛的求知欲,有獨立見解,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有創(chuàng)新意識等主體性品質。

  幼兒的藝術表現無對錯

  如何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呢?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教師們在新舊觀念的較量中,在教育實踐的經驗與教訓的摩擦中摸索出來一條規(guī)律,那就是:幼兒的藝術表現無對錯。比如,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欣賞《天鵝湖》中的一段插曲。這段曲子的內容是公主在花園中散步,后來被魔鬼抓走的情景。音樂開始的旋律優(yōu)美、舒緩,后來緊張、壓抑,直到最后逐漸安靜。欣賞后老師請幼兒憑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音樂,結果幼兒講得五花八門,有的孩子說:小白兔在花園里游戲,后來被大老虎發(fā)現了;還有的幼兒想到《泰坦尼克號》,他覺得音樂的前半部分是船在海里行駛,后半部分是撞到冰山上等等?傊,每個幼兒都說的不一樣,但老師還是充分肯定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因為教師明確地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是沒有錯的。至于音樂的真正內容,則是通過教師自身的感受來告訴幼兒的。

  還給幼兒自由自主的藝術空間

  孩子有了創(chuàng)造的自由,才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表現的方式、內容及合作伙伴,才可以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才不必擔心對與錯,才可以大膽地表現與眾不同的想象、創(chuàng)作,盡情地抒發(fā)自己對藝術的感受。例如:以前在音樂活動中,感知聲音的強與弱,都是老師直接告訴孩子。而現在老師請幼兒聽鼓聲的大小,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鼓聲大的時候,幼兒用狗熊、大象等動作表現。鼓聲小的時候,幼兒用小兔、小貓等動作表現。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感知、想象去表現、創(chuàng)造,事實證明,這比老師直接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藝術表現無對錯”,“還給幼兒自由、自主的藝術空間”,是尊重幼兒的具體表現,它使幼兒的自尊心得到保護,使其主體性品質得以發(fā)揮和發(fā)展。教師們對此總結出四條經驗:不強迫,讓幼兒有真正的自主選擇權;不限制,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不干涉,讓幼兒自由探索,自我表現;不做假,讓幼兒的藝術意念得到應有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3884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