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會發(fā)脾氣,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人人都會發(fā)脾氣,問題是,發(fā)了脾氣怎么辦?
●孩子發(fā)脾氣
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如果大人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多半最后會演變成以下三種結果:要么孩子勝利,下次繼續(xù);要么大人勝利,用“武力”結束戰(zhàn)斗;要么兩敗俱傷,疲憊的大人抱著疲憊的孩子一起進入夢鄉(xiāng)……
在這個問題上,我比較贊同“冷處理”。首先我會看看球球是因為什么發(fā)脾氣。如果是合理的(孩子也會合理發(fā)脾氣的),我就哄,聽聽他是因為什么不高興。就算孩子小,表達得不是那么明白,但媽媽連蒙帶猜也還是能弄清楚原因的。這同時也是母子增進了解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如果是不合理的,特別是無理取鬧那種,基本上都會受到“嚴厲”的懲處——愛哭就哭,愛鬧就鬧,視若無睹。
當然,帶孩子不是做數(shù)學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需要媽媽適當?shù)刈屢徊,逗逗孩子,讓他破涕為笑,然后皆大歡喜。
不過,這樣的讓步要盡量做得有模有樣。退,要退得“有理有據(jù)”。要是被孩子覺得媽媽的退讓很隨意,那以后可就不好處理了。
●媽媽發(fā)脾氣
媽媽要面對更多的壓力,難免有時情緒不好。媽媽發(fā)脾氣的時候要怎么辦?
我的處理是,絕對不能遷怒于孩子,這是一定一定不行的。當覺著自己有點無法控制情緒時,可以稍稍把孩子交托給家人照看一會兒,自己去泡個澡或者聽聽音樂,舒緩一下,試著放松自己。這個時候遠離一下“小魔怪”絕對不是一件壞的事情。
過去的一年,我因為自己的種種原因,讓小人兒很無辜地充當了很多次“小出氣筒”。每次對他發(fā)完脾氣,看著小人兒那落寞有時還掛著大眼淚兒的小臉,心里的那個內疚,后悔,不是能用文字可以表達的。理智上跟自己說,不能對孩子發(fā)脾氣不該對孩子發(fā)脾氣。但真是到了那個點兒上,卻又真的控制不住了。于是只能安慰自己,無人完美,人總是對著自己最親近的人暴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誰讓他是我兒子呢。今天,在這里,我一定要多寫這一筆,很認真地跟球球說:“寶貝,對不起。”
●其他狀況
孩子發(fā)脾氣,哭,有時只是一種很單純的發(fā)泄。在他們的世界里,那是最簡單也是他們唯一懂得的宣泄方式。特別是男孩子。這時候,讓他哭就好了。只是媽媽們要記得陪在孩子的身邊,靜靜地守著他,或是抱著他,讓他盡情地發(fā)泄。
●發(fā)脾氣總結
即使血脈相連,媽媽與孩子終究還是兩個截然獨立的個體,沖突、矛盾,或許會陪伴我們一生吧。母與子的“戰(zhàn)爭”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小時候是哭鬧,青春期時可能是不愛和父母交流,再大些或許會有“代溝”。
將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傾聽,交流,磨合,就像對待朋友一樣,也許這才是愛恰當?shù)慕庾x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5148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