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是一個沒有自信的父母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一天,亞歷山大國王得到了一匹叫布斯法洛斯的寶馬。但這匹馬性情太烈了,誰也無法駕馭它。一直在旁邊觀看的亞歷山大發(fā)現(xiàn),布斯法洛斯一看到人的影子就害怕,就會暴跳起來。于是亞歷山大一坐到布斯法洛斯的身上,就緊緊地抓住韁繩,然后把馬的鼻子向上提,不讓它看到自己的影子,結果布斯法洛斯果然表現(xiàn)得很平靜,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

如果在發(fā)生問題時,能夠準確地找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那么就很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準確地找到問題的原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養(yǎng)育孩子的問題也是這樣

“等著瞧吧,生下來我要狠狠地教訓你!”——絕對不會有媽媽這樣想的。

但實際上,在孩子生下來后,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媽媽的期望,媽媽或許就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大發(fā)脾氣。

在養(yǎng)育孩子之前,誰都會下決心說“我一定不會那樣的”,但當希望落空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說出一些話,而這些話可以反映出您是哪個類型的媽媽。

本章將介紹七種認為自己生活得很辛苦的媽媽。當然,如果您不屬于下面提到的七種類型的媽媽,那就最好不過了,因為那都是不幸福的媽媽。

而如果您到現(xiàn)在為止,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幸福的媽媽,那么您可以直接跳過本章了。

不幸福的媽媽不可能給孩子帶來幸福,因為媽媽自己感到不幸福,所以孩子當然也不會幸福。

但令人著急的是,不幸的媽媽們往往不承認自身有問題,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她們都會把責任推給孩子,認為孩子錯了,是孩子有問題。于是在發(fā)生問題時,不僅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常常把問題弄得更糟。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濫用權威的您是不是沒有自信心的父母呢?

有些媽媽特別注重向孩子強調(diào)“禮儀”,這些媽媽不僅是對自己有所要求,連孩子給別人添點麻煩也不能容忍。

乍看之下,這些媽媽好像是善于為別人著想,但實際上是忍受不了別人不好的評價。在看到自己四五歲的孩子故意碰了別人一下,或大聲喧嘩,或流著鼻涕到處跑時,她們就忍受不了。這些媽媽們因為害怕別人的指責,所以就會教訓孩子,讓孩子安靜。

這種類型的媽媽們對孩子的學習特別用心,只要別人說好的補習班都會讓孩子報名參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他送去學習各種技藝。如果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發(fā)脾氣,數(shù)落孩子,直到孩子讓自己滿意為止。

如果孩子實在受不了,說了句不滿的話,這種類型的媽媽就會勃然大怒:“還頂嘴!”“竟敢頂撞媽媽?”——這便是屬于濫用權威的專制型媽媽。

她們平時是過分的完美主義者,自尊心極強。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的話,就馬上氣得發(fā)抖,表現(xiàn)得極為敏感,因而別人也很難接近她們。表面上,她們看起來很堅強;實際上,她們的內(nèi)心極其軟弱。

有一位媽媽,她有個像模特兒一樣漂亮的姐姐,和成績總是全年級第一的妹妹。小時候,她就一直聽到 “你是怎么搞的呀”這類責備的話,于是,她自小就暗自努力學習,想得到媽媽的認可,想做個好孩子。

但她聽到的仍然是“你怎么就不行。靠纯茨忝妹煤徒憬惆”這樣的話。雖然如此,但她依然咬緊牙關,拼命地學習,最后終于考上了一流大學。大學畢業(yè)后,她挑來挑去,最后嫁入了一個大富人家,自己也頗為得意。

但等待她的,卻是殘酷的婆家生活。

大大小小的家務堆積如山;各種規(guī)矩多如牛毛;婆婆隨時會招呼她,不是數(shù)落她,就是拿她與妯娌、小姑作比較,總之對她就是不滿意;而丈夫忙于工作,總是出門在外,她連訴苦的對象都沒有。為了不被婆婆挑到毛病,她處處小心翼翼,整天提心吊膽。

而她唯一能夠有自主權的就是孩子了。為了不讓孩子以后也被人挑毛病,她就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完美的人。只要她認為是對孩子有好處的課程,就全讓孩子參加;孩子稍微有點差錯,就教訓得孩子眼淚嘩嘩直流;如果孩子成績不太理想,就好像自己失敗了一樣,因而很傷心。

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卻與媽媽的愿望相反,長成為一個過分看媽媽的眼色行事、沒有主見的孩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如果每件事都由媽媽來評價是非,那么如何能擁有自信啊?

我們不曾明白“自信心”的真正含義

人們通常認為自信心就是做好某件事的能力,可事實上,自信心的真正含義是:雖然我就這么點能力,但我還是個了不起的人。即使一個人在社會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功,但如果他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擔心自己會失敗,那他仍然是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

有自信心的人,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擁有珍貴價值的存在個體。這樣的媽媽在別人對自己的孩子評價不好時,也會堅信:“我的孩子雖然暫時做得不好,但以后會做得更好。”她們不會因為別人不好的評價而降低自己孩子存在的價值,反而擔心孩子是否會因為那樣的評價而瞧不起自己。

認為自己有價值的這種自信心,往往都是在小時候培養(yǎng)出來的,而且來自于媽媽。

如果媽媽熱情地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得到一個積極的自我印象:“原來我是一個可以受到熱情對待的人!”相反的,如果媽媽總是教訓和責備孩子,孩子就會得到一個消極的自我印象:“我就該挨罵,什么也做不好!”

而從媽媽那兒得到的這些自我印象,會延續(xù)在孩子的一生之中。這是多么可怕的事。

前面介紹的那位媽媽,也是因為小時候總被拿來和姐姐、妹妹相比,所以產(chǎn)生了自卑感,失去了自信心,才會努力想用完美和有能力的外衣來掩蓋自己不完美的形象。對待孩子也一樣,她不敢承認自己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濫用權威,也不敢面對別人不好的評價。

發(fā)揚“是啊,有什么辦法呢”的精神

沒有自信心的媽媽要想找回自信心,首先應該敢于承認自己并不完美的形象,并學會愛自己,然后發(fā)揚“是啊,我就這點能力,但有什么辦法呢”的精神。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突破自我人生極限的過程。孩子常常會讓媽媽經(jīng)受考驗,會讓媽媽暴露自己不愿暴露的不完美形象。如果每次媽媽都會受到傷害,感到難過,那么孩子就成了只會帶給媽媽不幸的存在了。

或許您現(xiàn)在正在一邊嚷嚷著“你竟敢不聽媽媽的話”,一邊追趕著孩子。如果這話出自您的口中,那么肯定是孩子又犯錯了。但從現(xiàn)在開始,碰到這種時候,您不妨先靜下來想一想。

“我為什么發(fā)火呢?或許這就是我的痛處??”

如果您這么想了,那么請您再反問一下自己:“為什么就不能犯錯呢?”

如果您不斷地進行這樣的練習,當有一天您再遇到相同的事,便會說:“常人難免會犯錯。”這樣一來,孩子也會有一顆寬容的心?粗@樣一天天長大的孩子,您一定會非常幸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5351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