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寶寶生下來有各種氣質類型,靦腆、膽小型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特別依戀母親,不愿意去探索新的環(huán)境,如不愿走路喜歡要人抱;看到陌生人害怕,不敢接觸生人;看到新奇古怪的東西迅速尋求母親的懷抱,這些都是孩子內向、膽小的表現(xiàn)。
寶寶之所以形成內向膽小的行為,一方面跟先天的氣質類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后天的經歷有關。當孩子經歷過一些“威脅”刺激,如玩具被搶,加上他先天的內向氣質,使得這一行為對他的影響更大,逐漸造成了他膽小、缺乏安全感的行為表現(xiàn)。
從天性的角度看,膽小孩子的氣質特點是:安靜、溫和、靦腆、順從、忍讓、謹慎、軟弱,少有主動要求,其中很大成分是遺傳而來。對這樣的孩子,一些參考建議如下:
1.為孩子選擇一兩個性格開朗、身體健康、年齡跟他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他與人交往的能力,使得他在接觸他人的過程中慢慢變得大膽、自信起來。
2.耐心對待孩子,不要對他提出過高的要求 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見陌生人、見到塑料模特害怕等,家長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做出太強烈的反應。
3.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比如,“我去摸摸,她會笑的。”然后和孩子一起開心。不要使用如“叔叔又不是大灰狼,不要害怕”,“你這么膽小別人會笑話你的”等一類的語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總處于弱者或被動的地位。
4.和孩子一起感受快樂 例如給孩子講講笑話和幽默故事,參與孩子們的游戲,帶孩子出去玩等,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交流和表達的機會。最開始,不要創(chuàng)造太嘈雜和人多的環(huán)境,這會給他壓力。同時,給他適當?shù)墓膭,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耐心。
5.多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多讓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不要過多地幫他,如出門前跟孩子商量好要自己走,并及時稱贊孩子獨立行走的行為。如:“寶寶真棒,會自己走了,不要媽媽抱了,真能干!”父母及時肯定他做事的獨立性和勇敢,對孩子的探索行為是一個正面的推動。
6.不要責怪孩子或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孩子,避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只要父母用正確的方法引導,靦腆、膽小的孩子也能形成勇敢果斷的性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556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