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今,獨生子女家庭逐漸龐大,幾個大人整天圍繞著一個孩子轉,對于雙獨夫妻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孩子在大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孩子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爸媽心中說是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絕不為過,他們對孩子的疼愛可謂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對于孩子的要求,絕對是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在他們看來,孩子的要求又不高,而且有條件何不滿足他一下呢,豈不知,他們這種想法會導致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對孩子無限的滿足與過度的呵護反而更易養(yǎng)出不孝子的。
12345
筆者小時侯聽奶奶講過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對老員外,老來得子,夫妻倆高興的同時,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疼愛有加,真可謂說是含在口里就怕化了的那種,兒子所提出的要求,哪怕是無法辦到的事情,也必須想方設法弄。有天,孩子突然說想要吃天上的星星,這下夫妻倆可為了難,看著淚流滿面的孩子,夫妻心疼極了。后來,父親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在一根竹竿的一頭綁上一個蒜頭。然后在院里擺了一張大桌子,老頭吭吭哧哧的爬上桌子,舉起竹竿對著天空中的星星搗了兩下,結果慢慢的爬下告訴孩子星星給摘下來了,孩子吃到大蒜,忙說星星不好吃,再也不吃了,事后,隨著孩子的長大成人,好吃懶做,惡習滿盈,父母辛苦一輩子的家產漸漸被他敗干敗凈,而父母老了,再也無力幫他置家了。孩子看到父母再也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了,就三天兩頭把老子老娘拉出來打罵一番。還詛咒這兩個老東西咋不早點死。兒子如此不孝,而且還當眾打罵老子,誰之過?
12345
再如憑窗聽海發(fā)的一個討論話題里提到的一位母親,因為夫妻離異,出于補償心理對孩子千依百順。不想兒子卻因為母親沒有給他買想要的牛仔褲,威脅不上學,甚至辱罵母親“生得賤”,甚至還推搡她。兒子只所以推搡她,辱罵她“生得賤”,這個結果還不是她自已一手造成的。難道就因為夫妻離異,就一味的覺得對孩子有愧疚感,采取有求必應的彌補方式?豈不知,這樣做既害了孩子,也傷了她自己。
12345
孩子這樣的壞習慣當然不是天生就有的。很顯然,媽媽平時對孩子的百依百順,一味的忍氣吞聲,養(yǎng)成了孩子這樣蠻橫不講理的性格。媽媽本意是想補償孩子,讓孩子能生活得更舒心更開心,可卻忘記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物質上的給予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思想上的教育。但愿這位母親能從這件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方式上的不當之處,及時改正。更希望這位孩子能體諒媽媽的良苦用心,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12345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對此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觀念:是生者,是養(yǎng)者,但絕不是一個無限付出者。對于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的滿足,要看是什么要求,合理否。也不能一看到孩子哭鬧就采取妥協(xié)態(tài)度。要學會和孩子淘通,給孩子講道理,讓他們明白父母不是萬能的,什么事都能辦到的,也有父母辦不了的事情的。
1234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645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