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寶寶自信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自信是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金鑰匙,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自信是孩子積累社會經(jīng)驗、大膽探索的通行證。因此,我們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這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意義重大。

父母的自信與否往往影響孩子,家長應改變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或技藝,而忽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做法,增強與孩子的親子互動。

  1.父母自信,耳濡目染

  父母是孩子的學習對象,父母首先要自信。在生活中遇到寶貝摔傷、擦傷、打針、上藥等情況時,雖然父母看了心里著急,但還是要鎮(zhèn)定,對寶貝說:“一點兒小傷,沒問題!边@樣的神情行為會給寶貝很好的暗示,使他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面對。如果父母一驚一咋的話,寶貝反而會緊張地大哭起來。

  2.多種方法,有勇有謀

  鼓勵寶寶自己解決難題,多想想,多試幾種方法,靈活解決困難。比如,讓寶貝去推一個很重的大箱子。讓寶貝試著把箱子里面的東西先拿出來,再推箱子;或者,讓小寶貝在親子小組聚會的時候,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來推這個重重的箱子。讓寶貝懂得,多種方法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經(jīng)常受到類似情景的啟發(fā),寶貝就會養(yǎng)成遇事多動腦筋,有勇有謀的性格特點。

  3.獨立活動,樹立信心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盡可能讓寶貝獨立活動。寶貝在做這些事情時,要克服肌肉尚不成熟,讓手和眼協(xié)調(diào)一致工作,以逐漸達到熟練。在不斷嘗試過程中,寶貝的意志力就可得到鍛煉。如果寶貝做得不好,也不必急忙去幫助,應該“先等一會兒”,讓他自己克服困難去解決。當他經(jīng)過努力終于獲得勝利的滿足感時,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也就隨之增強。

  4.內(nèi)心有愛,個性堅強

  培養(yǎng)寶貝對他人、對社會的愛,愛心教育不能少,只有和愛心相結(jié)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愛作支撐的堅強,才是持久的堅強。因此,愛心教育是寶貝意志品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寶貝關愛他人的能力不是自發(fā)的,而是在與環(huán)境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漸養(yǎng)成的。這種能力最初產(chǎn)生于其他人對寶貝的關愛:親人之愛、手足之愛、伙伴之愛。生活中媽咪可以引導寶貝樹立對他人友愛的態(tài)度,幫助寶貝把握恰當?shù)谋磉_愛的行為方式,這樣會使寶貝感到安全、舒適、愉快,并自然地模擬父母,去關愛別人。

  5.增加交往,多見世面

  孩子長見識了,才能不畏懼,人都是對自己不熟悉、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懼。當一個人見多識廣,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意識和判斷時,他面對困難,往往有常人所不具備的智慧與勇氣。小寶貝也一樣,出生之后媽咪就應常帶寶貝參加親子聚會,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事,讓寶貝懂得各種場合中應該如何禮貌應對。持之以恒,寶貝漸漸能養(yǎng)成一種不懼人、不懼事,凡事應對自如的坦然之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6751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