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書法,其實并非越小越合適。書法不同于美術,由于兼具了藝術性和實用性,受制于漢字的結構,孩子不能隨意潑墨揮毫,不僅要認識字,還要了解該字的結構,理解其藝術含義。這些對學齡前兒童來說都是頗有難度的。因此,這時期的教育主要是為日后真正進入書法學習做好預備。
5~6歲學齡前的孩子,學書法最好和家長一起,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重點是初步了解工具材料的特性和學習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例如認識文房四寶,知道不同紙張的化水性等。柔軟的毛筆和滲化的紙墨很難掌握,家長要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怎樣理順筆毛,怎樣控制含墨量都要反復練習才能掌握。下筆前一定要學好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筆要拿得既穩(wěn)又活,行筆要穩(wěn)而慢,最好用站姿寫簡單的線條,可以設計一些橫平豎直、轉折、粗細漸變的線條游戲,增加孩子的興趣。站姿可以保持眼和紙的距離,保持手有較大的活動范圍,孩子容易掌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書法,可以增強動手能力,養(yǎng)成注意力集中和有條不紊的學習習慣。家長要多鼓勵,并一同參與,要孩子喜歡書法,家長要先喜歡,才能使孩子受到良好學習氣氛的熏陶。
7~10歲的孩子是學習書法的最好時機,有了先前的準備,已能操縱筆墨,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臨摹古代經典碑帖了。范本的選擇要以由簡到繁的原則。臨摹先從筆畫開始,起筆收筆和提按、轉折是關鍵。筆畫熟練后,就可以臨簡單的字,注意筆畫長短、間距大小對字形的影響,臨摹要盡量肖似范字,逐步增強模仿能力。家長要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給孩子練習,使之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還要多帶孩子參觀書法展覽,多讀歷代經典碑帖和文藝書籍,擴寬孩子的藝術視野。這個年齡段是孩子智力發(fā)展的高速期,接受能力特別強,書法練習可以增強孩子手眼配合的能力,培養(yǎng)細致的觀察力,提高自控能力,克服“坐不住”的毛病,對各科學習大有裨益。
一些家長對書法藝術了解不夠,送孩子學書法的目的不明確,容易陷入誤區(qū)。最常見的是把書法看成一種技能,希望孩子的字寫得如自己期望的那么“靚”。如果一段時間后沒有得償所愿,就認為孩子不是這塊料,不學了。其實書法是和畫畫、唱歌、音樂、舞蹈一樣的藝術門類,對孩子來說只是一種娛樂或愛好,學習的目的是娛樂身心、陶冶情操,因此,書法的學習成效實際上是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統(tǒng)一的標準。書法學習的過程較長,通過學習,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堅持下去,就是最大的成效。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懂得了書寫技法,還要有創(chuàng)造性、有個性、有感情才會有藝術性。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階段,沒有直接可比性。重要的是要多鼓勵孩子,增強他的信心,營造適宜書法學習的文化環(huán)境,只要保持濃厚的興趣,孩子就會越學越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8088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