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甚至有必要向兒童明顯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所有大人和孩子都會犯錯,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談談自己小時候所犯過的錯誤。兒童只有對無意所犯的錯誤沒有后顧之憂,才能自主、積極地進行探索,才能把自己的行為坦誠地向成人交流。
兒童犯了的錯誤,成人首先應該聆聽孩子的述說,請他講一講當時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這不僅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尊重,也可以找出確實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技術上的指導。成人且不可輕易打斷孩子的述說,用自己的推測來代替事實本身。
兒童所犯的錯誤,一般沒有道德問題。因此,不要輕易指責,更不要喋喋不休,說起來沒完沒了。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只是,犯了錯誤要進行分析,找出新的思路和辦法,避免下次錯誤就是了。
如果兒童所犯的錯誤是攻擊性行為,則應該給予嚴肅的批評,因為攻擊性行為會給他人和自己帶來傷害,是不能允許的。
案例:女兒的雨靴
下了一整天的雨,現(xiàn)在已是深夜了,雨還沒有要停的意思,依然不緊不慢的下著,坐在家里能清晰的聽到滴滴答答的落雨聲。雨兒濕了花蕾,也濕了葉子。但是濕的最厲害的莫過于女兒的雨靴了。
女兒有雙綠色的雨靴,因為太大了,買了好久了都沒有派上用場,今天的雨足夠大了,她提出要求說要穿雨靴,怕雨把涼鞋泡壞了。我聽了也就是欣然同意了。于是女兒就穿上靴子高高興興的上學去了?墒侵形缁貋淼臅r候,嶄新的靴子成了小水桶了,靴子里的水快溢出來了。我問女兒這是怎么回事,故意做出要打她屁股的樣子,她狡黠的躲過我的手掌,做了個鬼臉說:“雨太大,都把我靴子濕透了。”明明是自己故意灌的水,還找理由呢。孩子穿著裝滿水的靴子,每走一步就溢出一些水,她看著這樣還高興的哈哈、笑呢。她就是想體驗一下穿有水的鞋子是什么滋味,所以才這么做的。
孩子就是孩子啊,沒有做過的事,就想去體驗,這不好好的雨靴沒有起到防水的作用,卻成了裝水的工具了。哎……這樣的孩子也夠淘氣的了。
選自博客《玉蘭花開》
尋求體驗,可能是兒童“犯錯誤”的原因。多虧這位母親容忍了女兒的“錯誤”,既保護了
孩子探索的積極性,也讓她有了“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自主”的心理體驗,這可是兒童自信的三個因素之一。
案例:南風效應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猛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是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養(yǎng)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選自博客《玉蘭花開》的文章
只有寬容的春風,才能讓孩子敞開心胸接受批評的雨露;也只有寬容的親人,才能讓孩子放心地、自信地去應付外面的世界。
案例:水龍頭上的標記
一天,我正在整理寢室,忽然傳來一陣哭聲,隨著幾個孩子急急忙忙跑來說“張老師浩浩哭了,他把水龍頭弄壞了”。我三步并作兩步趕到盥洗室,只見皓皓站在那里大哭,水龍頭大開著,水嘩嘩地流個不停。
皓皓滿臉委屈的看著我說;老師,我沒有玩水,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這個水龍頭。我連忙安慰他說:“不要怕,老師和你一起試一試看怎樣把水龍頭開小一些。”浩浩說什么也不去干,還是朱清邊試邊說:“老師,把水龍頭開到這正好,不大也不小,正好可以洗手。”我說:“好啊,那咱們就給水龍頭畫個記號吧!”我連忙拿來了紅彩筆,在他們指的地方做了個記號,孩子們非常滿意,興奮得拍著手。
這個鮮紅的記號成了孩子們開水龍頭的標記。
摘自小莊興華幼兒園的博客
重在對兒童的指導,這位老師的實踐表明了這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825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