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初入園的常見問題解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A 卷 熱點問題快問快答】

  Q 怎么讓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

  A. 入園之初,最好能給老師寫一個簡單的“介紹信”,或者通過家園聯(lián)系本、班級網(wǎng)站、電話等手段,讓老師能夠了解到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著重介紹寶寶的性格情況,是偏安靜內(nèi)向的,還是外向好動的?寶寶的健康情況,是否過敏,有無特殊病情需要格外照顧?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能不能自己吃飯、大小便?寶寶在家喜歡讀什么書、看什么動畫片、玩什么玩具,臨近開學,情緒如何?利用好各種家園溝通平臺,及時把寶寶的情況告訴老師。

  Q孩子入園后會吃什么?老師會照顧他吃飯嗎?

  A.幼兒園實行定量食譜,來保障營養(yǎng)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會注意從色、香、味、形上吸引寶寶,激發(fā)他們的食欲。比如,常為寶寶制作動物形象的小點心、小包子、小餃子;三鮮、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軟可口的各種蛋餅和太陽米飯、果料米飯等。進餐時,老師一般會用生動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進餐。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老師也會喂他,盡量完成定量。

  Q幼兒園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A.在飲水上,幼兒園多以白開水為主,一般還會根據(jù)節(jié)令情況,為寶寶增加酸梅湯、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錦水果湯等,幫助孩子去火、潤肺、止咳、防病。大多數(shù)幼兒園能保證孩子一定的飲水量,這是有要求和標準的。對于小孩子,老師要保證上、下午至少各有兩次飲水時間,每次都要達到1 杯。天熱的時候,孩子可以將水壺帶到戶外,在游戲中間還要喝1 次。在此基礎上,很多幼兒園也提倡隨渴隨喝。

  Q怎么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A.爸爸媽媽想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可以有很多方式。老師經(jīng)常會利用“家長園地”、“寶寶生活記錄表”、“家園聯(lián)系表”等形式向你介紹寶寶們一天的活動內(nèi)容與生活情況。有的幼兒園還會利用照相、錄像等手段將寶寶的一日活動客觀地記錄下來,在離園時請父母觀看。有的還會利用現(xiàn)代化通訊手段,將父母最關注的問題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在線視頻等形式及時傳達給父母。

  如果想和老師當面交流,可以選擇早一點去幼兒園或者等老師送走大多數(shù)孩子的情況下進行溝通,詳細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

  要特別注意,在討論孩子的問題時,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場。特別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問老師:“最近他又犯什么錯誤了嗎?他哪兒做得不好?”因為你們是在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在下結論。

  【B 卷 適應難題見招拆招】

  1如果他哭著說:“我不想去幼兒園……”

  家是孩子最溫暖、最自在的地方。從家里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孩子可能會因為和依戀對象的分離而出現(xiàn)焦慮,產(chǎn)生不安全感。此外,和隨意的家庭生活相比,幼兒園環(huán)境是一個相對有要求的環(huán)境。比如:“玩這個游戲的時候要大聲說……”“傳完這5個球才能玩那個游戲……”這種團體性質(zhì)的生活,會使孩子受到一定的干擾和阻礙。

  另外,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孩子要應付的不僅僅是環(huán)境陌生的感覺,還有種種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飯、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樣,都沒有親人的幫忙。如果孩子應付這些事情的能力比較差,那么焦慮便會更強一些。

  怎么回應?

  宣泄 讓孩子哭一會兒,宣泄焦慮。抱一抱寶寶,愛撫的動作比語言更能幫助孩子安靜下來。

  重復性回應 如果寶寶說:“媽媽,我不想去。”你可以重復說:“哦,寶寶不想去幼兒園。”如果他說:“媽媽,我好愛你,就喜歡和你在一起。”你說:“哦,寶寶最喜歡和媽媽在一起了。”重復性回應告訴寶寶,媽媽知道他的想法。當寶寶從媽媽嘴巴里聽到他想聽的話,會覺得媽媽理解他,他想什么媽媽都知道。但是關于是否上幼兒園的事,媽媽還是要溫和地堅持。

  找到新的表達方式 比如:“晚上5點媽媽來接你,如果你很想媽媽,見到媽媽的時候就用力抱抱媽媽,媽媽就知道了。”或者用力親一親,碰一碰鼻子,用哭以外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2.入園后經(jīng)常生病。

  孩子生活在家庭環(huán)境中時,接觸到的各種細菌相對少,而進入集體環(huán)境中,彼此之間交叉感染很容易生病。

  怎么回應?

  在入園前,加強戶外運動,增強孩子體質(zhì)。此外,給孩子多喝水,適當?shù)难a充一些脂肪類食物。如果孩子生病了,最好能等病好一些再去幼兒園。在家里新刺激少,體力消耗也會少,受傳染的幾率也會小很多。

  3.他好像在幼兒園里吃不飽。

  寶寶從家里的進餐環(huán)境和飲食內(nèi)容過渡到幼兒園要有一段適應期。幼兒園一般是三餐兩點或兩餐兩點,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頓飯的量也會相對多一點。另外,在家里活動量相對有限,而在幼兒園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戲、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邊又沒有零食,也沒有隨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會感到“饑餓”。

  怎么回應?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有主動吃飯的想法,可以給他加一點餐。但是加餐的數(shù)量和內(nèi)容要根據(jù)不同孩子的情況來定。食量大、體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適當?shù)乜刂埔幌,少吃點主食,吃一點水果,喝點酸奶。幼兒園的食譜是公開的,可以根據(jù)食譜的具體情況進行補充搭配,以保證營養(yǎng)的充足和豐富。

  4.他被別的小朋友抓傷了。

  入園的前兩個月小朋友之間打鬧的情況并不多見,似乎他們都在觀察環(huán)境,這時候班里也相對安靜些。兩個月后打鬧的情況增多,開始出現(xiàn)一些爭執(zhí)、抓咬的現(xiàn)象。矛盾的出發(fā)點經(jīng)常是為了爭搶玩具。有的孩子沒有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喜歡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沒有學會防備別人的攻擊,可能會被抓傷、咬傷。

  怎么回應?

  為了減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增強孩子迅速反應的能力,此外,教會孩子學會大聲表達:“我不喜歡你這么做,你不許打我!”

  5.孩子不敢在幼兒園里大小便。

  在入園初期,有的寶寶因環(huán)境的變化會有憋大小便的情況。你最好能和老師溝通,告訴她寶寶的如廁規(guī)律,請她在相應的時間提醒寶寶大小便。

  此外,寶寶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著大便,而幼兒園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寶寶因為不習慣會拒絕在幼兒園大便。

  怎么回應?

  如果你的寶寶在家大便時有特殊的習慣,如有的寶寶會抱玩具或看電視,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訴老師,和老師商量著保留一些習慣。同時,可以進行一些坐便訓練,幫助孩子逐漸適應。

  入園觀點即時貼

  漫漫獨立路,不用那么心急

  有些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獨立,而且是要孩子從家庭里獨立出來適應幼兒園。但是我認為不應該忽略孩子和家庭之間的關系,不要把這個紐帶扯斷,反而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去維持和保護這種關系。

  相比而言,在德國幼兒園里孩子的自由度會大一些,獨立的步伐似乎會慢一些。比如,在入園時家長可以陪園,時間根據(jù)孩子的情況來定,有可能是1個小時,有可能是1天,也有可能是1個月。事實上,我們會把獨立的過程看做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從幼兒園開始到青春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836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