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3歲幼兒咬人、抓人、打人的現(xiàn)象分析以及采取措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現(xiàn)象分析:孩子年齡在2—3歲之間,處在一個似懂非懂的時期,經(jīng)常會有抓、咬、打現(xiàn)象發(fā)生,孩子痛苦,家長心疼,老師也心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講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孩子們一般是在2歲半左右長齊乳牙。托班的幼兒正處在長乳牙的后期,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愛咬東西,這也是他們的生理需要。同時,2歲左右的孩子,處在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孩子對自我行為與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之間的關系,并不十分明確。還有就是2歲左右是幼兒語言發(fā)展迅速時期,也是表達能力比較貧乏的時期。有時候他們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心里有話說不出來。抓人、咬人、打人就是消除不滿的情緒,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2-3歲之間的孩子愛抓人、咬人、打人既有生理上的原因也有心里上的原因。老師、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但是無論什么原因,抓人、咬人、打人都是不好的行為。老師、家長要制止這種行為!毒V要》上指出: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應特別注意方式與方法。既不能用語言恐嚇幼兒,又要防止錯誤模仿。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在適應這一新的環(huán)境中,往往表現(xiàn)出多樣性,咬人就是其中一種現(xiàn)象。經(jīng)多方的了解我個人認為造成寶寶這種咬人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表達一種情緒
  
  一般而言,小班寶寶咬人并無惡意。由于不懂得用語言自我的生活感受,常常通過咬人來表示自己的興奮和激動。如有時同伴間的矛盾不知如何表達就用動作代替。
  
  2、表達一種認識
  
  小班寶寶已有了一定的對外部世界認識和分辨的能力,但其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當他無法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時,有時就會急得咬人。如,有時和同伴爭搶玩具,有的幼兒會用咬人來告訴同伴:這是我的!
  
  3、表達一種愿望
  
  由于自我意識和能力的差異,小班寶寶很多時候很難找到合作和交流的伙伴,有時遇到交往上的困難時往往也會采取咬人的方式。
  
  4、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
  
  當寶寶開始長牙,抓到什么東西就咬,時間一長寶寶咬人就成了一種習慣。
  
  5、是一種社會性模仿
  
  社會性模仿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重要媒介,但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有時也會嘗試著去咬別人。
  
  根據(jù)寶寶的種種情況,我進行了反思:現(xiàn)在我們班的孩子正是模仿的年齡階段,如果到時候其他的小朋友也模仿到了這種攻擊性行為該怎么辦?于是我尋找資料、學習并根據(jù)寶寶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預防為首要。
  
  堅持每天進行安全教育,給孩子剪指甲,根據(jù)孩子的切身感受和體驗來分析,讓他知道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咬人會傷害別人,帶給別人疼痛,不應該去模仿。這樣就可以達到預防的目的。
  
  2、要有耐心,著重教育。
  
  孩子發(fā)生咬人事件后,也不要過于擔憂而去責怪孩子,應該認識到孩子咬人大多是屬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fā)展上的階段性問題,還不屬于攻擊性行為。所以我們要耐心對待,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進行認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為習慣轉(zhuǎn)化。
  
  3、注意緩解,多關心。
  
  其實我發(fā)現(xiàn)寶寶們也很需要我們的愛,需要友誼,只是他的表達方式用錯了。
  
  4、讓孩子學會使用語言。
  
  每當發(fā)現(xiàn)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他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老師或爸爸媽媽求助,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恰當?shù)乇磉_情感,提出要求,盡可能減少身體沖突。
  
  5.、利用給孩子講故事等方式發(fā)展孩子的“共情”能力,培養(yǎng)孩子社會性情感。
  
  對于寶寶的“暴力”,父母要善加理解。寶寶之間常常因為爭搶玩具或其他的物品打起來。當你聽到寶寶委屈地說“媽媽,他打我”時,“受害者”的媽媽和“施暴者”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因此他們常對自己的寶寶說:“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不幸的是,這種方法通常不起作用。假如丁丁打了樂樂,而樂樂也回擊了他,結(jié)果常常是丁丁并不會就此住手,他還會再打樂樂,那么兩個寶寶之間的惡戰(zhàn)就會愈演愈烈。樂樂的媽媽應該這樣對樂樂說:“別讓丁丁打你,把他的手抓住,推開他,或者離他遠一點。”或者這樣對樂樂說:“你告訴丁丁,你不喜歡打架,別的小朋友也不喜歡打架,再打架誰也不和他玩了。”當然,這個方法并不總能奏效,但它可以讓寶寶明白,父母不贊成他們互相攻擊,而且互相攻擊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丁丁的父母則要分析丁丁的這種行為是偶爾的,還是經(jīng)常的。
  
  寶寶們的情感和行為變化是很大的。他們常會從友好變成攻擊,從善良變成殘酷。如果打別人是寶寶偶然發(fā)生的行為,那么父母就應當弄清事情的原委,并承認隱藏在寶寶攻擊行為之后的情感(常常是因為氣憤)。如果寶寶的攻擊行為是經(jīng)常的,那么父母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經(jīng)常打?qū)殞,打(qū)殞殞嶋H上就是為寶寶演示攻擊行為。另外,當寶寶偶然出現(xiàn)攻擊行為時,自己是否及時阻止了,如果父母默許了,那么他就傾向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行為。
  
  建議家長配合應對措施:
  
  當?shù)弥獙殞毚蛉藭r,家長當時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相當重要,這對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有著巨大的作用。家長應該以“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寶寶,既不要表示高興,也不要嚴厲批評,更不要打孩子。
  
  1、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等寶寶平靜以后再跟寶寶講道理。
  
  2、問清楚孩子打人的緣由,和孩子一起分析打人的對錯和需要負起的責任。
  
  3、如果責任在自己的孩子,應主動讓孩子向?qū)Ψ降狼浮?br />   
  4、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為。
  
  5、如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
  
  6、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則性問題,則要教育孩子學會適當?shù)姆椒幦∽约旱睦妗?br />   
  如何預防孩子打人:
  
  1、培養(yǎng)寶寶的愛心,例如讓寶寶養(yǎng)小動物,跟布娃娃玩耍,哄布娃娃睡覺,洗澡,蓋被子等;蚪虝䦟殞氂H吻家長,輕輕撫摸家長,讓寶寶學會表達別人的愛。
  
  2、經(jīng)常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會與人交往,學習分享和互相游戲,團結(jié)協(xié)作。
  
  3、要經(jīng)常與寶寶交流溝通,培養(yǎng)寶寶樂觀開朗的性格。
  
  4、家長樹立正確的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打情罵俏。
  
  5、給寶寶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有暴力傾向的家庭對寶寶的影響非常大。少讓孩子看暴力畫面的電視節(jié)目或故事書。
  
  小結(jié):
  
  小班幼兒的情感水平較低,而且外露,不穩(wěn)定,所以小班寶寶咬人現(xiàn)象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階段性問題,還不屬于攻擊性行為。現(xiàn)在隨著孩子們的不斷適應和年齡的增長,這一現(xiàn)象在慢慢減少.所以除了正確的引導,還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這只是成長階段的過程。
  
  同時感謝家長一直對我們工作的配合和理解,幫助寶寶一起度過每個不同的成長階段!如:遇到問題,家長和我們老師進行交流,不要直接去訓斥其他孩子,自家的寶寶如有這種現(xiàn)象要配合老師進行引導等.相信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寶寶們會越來越和睦的相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0845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