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會與別人分享的孩子更快樂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個兩歲的小男孩拿著一輛紅色的玩具小汽車玩耍,他輕輕一推,小汽車跑得好遠,他快速跑到小汽車旁,再把小汽車推回原處。很快,廣場上的小朋友就被吸引過來,他們一塊兒跟著小汽車奔跑。這時,小汽車停在一個小女孩腳下,她正想蹲下摸一摸,媽媽卻對她說:“這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要動。”說著,就把小女孩抱走了。小男孩依舊一個人玩,別的孩子則在旁邊羨慕地看著。站在旁邊的男孩的母親面對發(fā)生的事,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吭聲。對這類場景,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

  上述場景中的兩個媽媽都沒抓住教孩子學(xué)習(xí)“分享”的好機會,F(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傾向。教孩子學(xué)會“分享”,可以讓他們懂和諧相處,學(xué)會愛別人,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不懂分享的孩子往往獨占欲強,從不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想法,長大后容易形成明顯的性格缺陷,甚至不能正常與人交往。

  一兩歲的孩子都知道某些東西屬于自己,不許別人侵犯。隨著價值觀念的形成,他們的獨占欲和對私物的保護欲更強。在孩子出現(xiàn)“這是我的”意識的萌芽期,開始教孩子學(xué)習(xí)“分享”比較容易。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不會擔(dān)心父母搶他們的東西,也不害怕父母因得不到而生氣,所以,更易于接受和父母一同分享。當(dāng)孩子吃蘋果時,父母可以說:“你的蘋果可以讓我咬一口嗎?”或在他玩玩具時,詢問能否把玩具給父母玩一會兒。然后,將“分享”的范圍逐漸擴展至其他人。同時,父母要做出表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果父母處處表現(xiàn)得很大方,經(jīng)常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別人,或與別人一同分享,自然會在孩子心中留下記憶,不知不覺學(xué)父母的樣子做。

  上述男孩的媽媽在看到別的孩子對兒子手中的小汽車感興趣時,應(yīng)該鼓勵兒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分享過程中,男孩能感受到“分享互動”比“獨自享有”帶來的快樂更多,從而強化心中的“分享”意識。

  但是,父母也不能強迫孩子接受“分享”。經(jīng)常有家長強行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給其他小孩玩,結(jié)果使孩子傷心、家長尷尬。家長要認(rèn)識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強迫,只能提醒他們和小朋友一起玩,或提議交換玩具,讓他們自愿接受“分享”,否則,只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無法體會分享的快樂,反而敵視“分享”。

  孩子天性好奇,看到別人手中的玩具,就想摸一摸,而很多家長都和上述小女孩的媽媽一樣予以阻止,其實,這時也是教孩子學(xué)習(xí)“分享”的好時機。遇到類似情況,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在拿別人的東西前,必須征得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許后,就可以一起玩了。”也可以建議他們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別人交換,等玩過之后,再換回各自的玩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8509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