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襲及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臨床上一般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小兒以外感咳嗽多見。癥狀主要以咳嗽為主,伴有發(fā)熱、鼻塞、胸悶氣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俯臥,家長用小魚際按揉患兒背部的肺俞穴5分鐘。然后,向兩側分推肩胛骨100次。
(2)患兒仰臥位,家長用拇指點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鐘。
(3)按揉并彈撥患兒足三里、豐隆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外感風寒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癢,或頭身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偻迫P300次。
、谀蔑L池、合谷穴各10次。③推太陽30次。
。2)外感風熱型:咳嗽,痰黃咯吐不暢,咽于咽痛,甚則胸痛,或有發(fā)熱汗出,舌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偾宸谓洝⑼肆300次,
②揉大椎30次,
③用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雙手拇指與食、中二指提拿肩井5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9491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