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孩子如何度過入園關
珊珊
每年9月,同樣是美國的家長送3歲幼兒入幼兒園的時分。美國的幼兒同中國的幼兒一樣,需要度過一段入園適應期。下面介紹一下美國的家長是如何幫助新入園兒童度過入園關的。
首先,美國的家長通過與幼兒園溝通,通過各種傳媒,早就明白新入園的孩子會對新環(huán)境感到陌生,而對親人有強烈依戀的情緒,所以表現(xiàn)得害怕、緊張且欠缺安全感。他們明白這種現(xiàn)象是正常的,只要想辦法緩解幼兒的這種心理,一段時間后幼兒就能適應新環(huán)境,并學會與其他小朋友作伴及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美國家長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這個新環(huán)境的辦法措施分開課前和開課后兩部分。開課前,他們會經(jīng)常與幼兒談幼兒園的情況,讓幼兒對新環(huán)境有初步了解;他們會與幼兒一同準備上幼兒園時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強化幼兒入園的心理準備。同時,他們告誡自己切勿過分緊張,以免影響到幼兒的心情。
開課后,美國家長會盡量親自接送孩子,如果沒空,也會設法找一位幼兒熟悉并信任人代勞。為了安定幼兒情緒,他們到幼兒園會清楚告訴幼兒他們會暫時離去,但放學時會準時接送回家,若幼兒入園時不停地哭泣,他們不會責備幼兒,而是盡量安撫他,讓他明白父母清楚知道他的感受,并告訴幼兒老師會像父母一樣喜歡和愛護他。在孩子初入園的一段時間內(nèi),他們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太急切問幼兒在園內(nèi)的活動,以免令幼兒感受壓力及負擔。他們明白,縱使有舍不得的感覺,也不要讓幼兒知道,因為這會讓幼兒多了不想上幼兒園的理由。如果一切功夫都做足了,但幼兒仍害怕上幼兒園,哭鬧不休,他們也不會過分擔心,因為他們明白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他們不會恐嚇或賄賂幼兒,而是溫言相慰,并信任教師們的處理。
摘自《現(xiàn)代育兒報》
法國家教與幼兒園教育
加力
高質(zhì)量的幼兒教育應該是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jié)合。在法國,這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共識。為了提高幼教質(zhì)量,幼兒園幾乎都成立了由家長代表及教師組成的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一年召開二三次會議,討論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育計劃、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安排等問題,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為了幫助幼兒盡快走出家庭,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教師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在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幼兒充分地與人、與物相互作用,使幼兒喜愛幼兒園;另一方面,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歡迎他們來幼兒園參觀、訪問、學習。
父母也把教育子女看作是自己神圣的職責,他們主動參與、大力支持幼兒園教育。如早上送孩子入園時,家長都直接把孩子送到班上,和教師、其他家長、小朋友交談,并和小朋友游玩一會兒以后才離開,以消除孩子的分離焦慮,使孩子能以良好的心境開始在園的一天生活;在下午接孩子回家時,父母也不是接了就走,而是主動與教師交流情況,請教問題,以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摘自浙江在線
英國名園入園考試
蔡俊鵬
在英國,孩子上幼兒園,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交納一定費用即可,但在有些幼兒園則沒那么容易。倫敦有家知名學校即是如此。它是一家由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三合一的學校,每年招收2、3歲的新生。由于該校從幼兒一進園就開始按照教學大綱的目標進行培育,故孩子到16歲畢業(yè)時,平均都可以通過10科的國家GCSE統(tǒng)考,這是一般學校所望塵莫及的(平均只有6-7科)。故為孩子申請入讀的該園的家長為數(shù)頗多,而該校經(jīng)過觀察、考試,三名考生中僅錄取一名。
那么,對于2歲的幼兒實施入園考試,究竟是怎樣進行的呢?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檢查幼兒是否具備基本的閱讀、書寫能力,以及能否聽懂并遵從老師的教學要求?嫉膬(nèi)容有三項:依照老師的要求,從一張涂有不同色彩的紙中找出某種顏色;數(shù)一數(shù)珠子的數(shù)目;以及在一張圖畫上用筆把幾個點聯(lián)接起來。完成了第一部分,小孩子和父母就會被“請”到園長辦公室和主考官進行“談心”,當然“主角”仍是孩子。通過一些聊天式的問話,譬如“到過動物園嗎?”、“騎過馬沒有?”、“章魚有多少條腿?”等等,讓孩子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從而考察孩子的詞匯量及經(jīng)驗閱歷。在此過程中,主考官也注意了解幼兒和父母的關系、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孩子是否懂禮貌、守紀律。假如孩子拉或敲打辦公室的抽屜,考官就會看其父母有何反應。從父母干涉與否,可以獲知家庭的教育方法是否與學校的要求相吻合。
整個考試過程都是在很隨和、家庭式的氣氛下進行的,2歲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測驗,相反,作為父母的反而處處感到自己的育兒方法在接受評判。
摘自《現(xiàn)代育兒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9500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