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有學齡兒童 幾歲入學年齡最佳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五六月,各小學都已開始招生報名一年級新生,家有學齡兒童,應該何時入學,尤其是孩子9月之后出生的,面臨幼升小幾乎都會遇此問題。我國現(xiàn)行規(guī)定的入學年齡為6周歲,但不少家長主張讓孩子“早點起跑”,想出各種辦法把5歲多的孩子往小學里“塞”。與此同時,主張“到什么年齡干什么事”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那么,孩子上學,到底是5歲還是6歲好呢?

  贊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但她已開始為女兒明年上學鋪路。王女士自己生在10月,因當時國家規(guī)定7歲入學,王女士將近8歲才踏進小學校門,比班上年齡最小的同學大了快兩歲。“人家在6歲學到的東西,我到8歲才學,差距在起跑之時就拉開了。”因此,王女士堅決不讓女兒步自己后塵。

  一路趕早,是不少年輕父母的共識。他們認為早上學,早畢業(yè),早就業(yè),什么都比別人早一年,機會自然更多,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就是這個道理。

  反對:拔苗助長不應提倡

  部分幼兒園、小學教師則意見一致:不提倡孩子5歲入學,建議家長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不要拔苗助長。

  他們認為,幼升小最合適的年齡應是6至7歲,幼兒心理、生理在五六歲形成分水嶺,6歲大體上能完成由幼兒向?qū)W童過渡的過程,孩子自身也開始具備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而5歲的孩子心理發(fā)育、腦部發(fā)育均處于相對不成熟狀態(tài),此間入學,大部分孩子會感覺吃力,從而產(chǎn)生自卑、孤立情緒,最終導致不合群,影響心理健康發(fā)展。

  傾向于早一年上學的家長,大多認為自己的孩子聰明過人,但小于6歲和大于6歲的孩子相比,差別不在智力而在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從行為習慣來說,年齡小的孩子由于骨骼、肌肉、韌帶、力量的發(fā)育狀況,寫字效率普遍不高,要想跟上全班的節(jié)奏,勢必付出更多努力。從自理能力看,不足6歲的孩子比較“糊涂”,干什么事都得老師、家長提醒,就連上廁所這樣的事都記不住,有的孩子下課光顧著玩,上課后急著去上廁所。

  如果因為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差“拖后腿”,孩子很可能會受到失敗感的困擾,長此以往產(chǎn)生厭學情緒,“提前一年,也許誤了一生”。


  專家:應該區(qū)別對待

  何時入學最佳?是5歲、6歲抑或是7歲?在教育專家看來,沒有絕對的答案。孩子的性格、性別、發(fā)育、心智等個體差異決定上學時間的早晚,有的孩子語言能力強,但動手能力差,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但社交能力偏弱,不能一概而論。

  據(jù)調(diào)查,提前入學的孩子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不少。“開竅”早的孩子,對學習興趣濃,能主動聽講,且思維發(fā)散性更強,具有一定的獨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承受學習壓力的能力,早上學并無妨。但玩性較大的孩子,注意力差,坐不住,聽不進課,上學早反而不好。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兒童認知能力、發(fā)育速度都在改變,對于孩子的發(fā)展,希望家長應該“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只盯著小學這一兩年:如果孩子的確具備了提前入學的綜合素質(zhì),可以考慮5歲入學;但如果家長意在攀比,只是為顯示孩子的與眾不同,那么奉勸家長們切莫因為浮躁而害了孩子。

  搖籃網(wǎng)特聘專家茅于燕提醒:

  我認為何時入學,六歲或七歲,年齡是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這里面還有一些因素一起考慮的,比如:

  1、她生活處理的能力;

  2、學習意識形成了沒有;

  3、大運動、手的精細動作發(fā)展得怎么樣;

  4、語言能力怎么樣;

  5、與人交往有沒有困難等。

  如果這些方面都好,還要看:

  1、要上的小學離家遠不遠;

  2、學校的老師教學怎么樣,是否有經(jīng)驗;

  3、學;经h(huán)境怎么樣等。

  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到了再決定是否讓孩子六歲就入學,還是等到七歲再入學。

  精彩推薦:

  低齡入學是否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幼小銜接的關(guān)鍵在于要接準

  孩子具備了入學能力嗎?

  孩子推遲入學有哪些好處?

  >>更多早教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9659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