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零食是能給寶寶帶來很多益處,但它畢竟是一條不是寶寶獲得營養(yǎng)的主要渠道,因此媽咪一定要掌握適度及科學的原則。這樣,才能既獲得了益處而又不致影響正餐進食,否則就真成了一個壞習慣。
方法1 吃零食的時間要合適
因為寶寶的胃容量相對較小,而消耗量卻相對很大,所以每餐所進的食物,往往還沒到下一次進餐的時間就已基本消耗殆盡,這時寶寶很想吃東西。媽咪可在兩餐之間給予一些易消化的零食給寶寶吃,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之內(nèi)吃,不然的話不僅影響進正餐的食欲,而且對牙齒也很不利。
方法2 吃零食的量要適度
媽咪在上午不妨給寶寶吃熱量較高的零食,如2-3塊巧克力、1塊蛋糕或2-3塊餅干,但數(shù)量一定要小,“點一點”讓寶寶不感到有饑餓即可,否則到了該吃正餐的時侯沒有胃口;午睡后喝一點飲料或溫開水,下午給吃一點水果;晚餐后不要再給零食,臨睡前喝一杯牛奶就可以了。
方法3 選擇合適的品種
所有的零食都應清淡、易消化,并要有營養(yǎng),如新鮮的水果、果干、堅果、牛奶、純果汁以及小包裝的奶制品等。在此一提的是,具有一定硬度的零食(當然不可過硬而致使寶寶咬不動)有健腦、固齒、促進視力發(fā)育的作用。因為稍硬的零食需要加強咀嚼,這樣可使面部肌肉活動增強,進而加快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大腦的血流量,使腦細胞獲得充分的氧氣和養(yǎng)分,有資料表明,咀嚼能力強的孩子都較聰明;并且可惠及眼部肌肉的發(fā)育,因而視力好,近視眼和弱視的發(fā)病率低;咀嚼硬食還可鍛煉牙齒,使牙齒變得更堅固,可減少牙周病、蛀牙、牙菌斑的發(fā)病率,但不可太甜、太油膩。
方法4 注意吃零食的衛(wèi)生
寶寶吃零食前一定要洗手,每次吃完后,最好喝一點用溫開水,并要漱漱口或刷刷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0145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