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家長們的牽掛,希望孩子能天天都吃有營養(yǎng)的食物才好,但是有家長反映說,自己的孩子一日三餐都吃好的,怎么還會貧血啊?希望得到專家的指導。
專家: 原山東日照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桑醫(yī)生
小兒貧血有多種,本文僅就其中小兒貧血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一種類型——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作一介紹。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就是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引起低血色素性貧血,這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
一、原因
1、小兒體內先天貯鐵不足:胎兒從母體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后三個月最多,故早產、雙胎或多胎、胎兒失血和孕母嚴重缺鐵等均可使胎兒儲鐵減少。
2、生長發(fā)育因素:嬰兒期生長發(fā)育較快,隨體重增長血容量相應增加,嬰兒至一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可增至5~6倍,如不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則易致缺鐵。
3、鐵攝人量不足:這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人奶、牛奶和谷物中含鐵量均低,不足嬰兒發(fā)育所需,如單用奶類喂養(yǎng)又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4、鐵的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響鐵的吸收。另外長期腹瀉、消化道畸形、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導致缺鐵性貧血。
5、鐵的丟失過多:食物過敏、腸息肉、美克爾憩室、鉤蟲病等都可引起腸道失血。失血1ml就相當于失鐵0.5mg,長期小量失血都是發(fā)生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另外長期反復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貧血。
二、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xiàn)
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以6個月至2歲最多見。
一般有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食欲不佳、活動耐力差;稍大些的孩子可訴頭暈、眼前發(fā)黑、耳鳴、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
重的可出現(xiàn)反甲,口腔黏膜及肛門發(fā)炎,異食癖,呼吸、脈率加快等。
三、診斷:
典型的貧血診斷并不難,可以化驗個血常規(guī),看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形態(tài)即可,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貧血標準:
1、新生兒,如果血紅蛋白低于145克/升,就屬于貧血;
2、6個月~6歲的孩子,如果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就屬于貧血;
3、6歲~14歲的孩子,血紅蛋白如果低于120克/升,就屬于貧血。
如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時可試用鐵劑治療,如給藥后網織紅細胞升高、貧血改善,則有助于診斷。必要時可做骨髓檢查(包括鐵粒幼紅細胞和含鐵血黃素普魯氏藍染色檢查),以及血清鐵含量,血清鐵結合力等鐵代謝檢查。診斷明確貧血后還應進一步找出引起貧血的原因,以便對因治療。
四、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1、查明和去除病因,如對飲食不當者應糾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組成,有偏食習慣者應予糾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腸道畸形等,應予及時治療。
2、防治感染。
3、補充鐵劑:首先是口服鐵劑,均選用二價鐵鹽制劑,如硫酸亞鐵(含元素20%)、富馬酸鐵(含元素鐵33%)、葡萄糖酸亞鐵(含元素鐵12%)、琥珀酸亞鐵(含元素鐵35%),力蜚能(含元素鐵46%)等,口服鐵劑的劑量為元素鐵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應超過元素鐵1.5~2mg/kg;以兩餐之間口服為宜,既可減少胃腸副反應,又可增加吸收。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增加鐵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藥等與鐵劑同服均可影響鐵的吸收。
注射鐵劑:注射鐵劑較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故應慎用。
鐵劑治療后反應:口服鐵劑12~24h后,細胞內含鐵酶開始恢復,煩躁等精神癥狀減輕,食欲增加。網織紅細胞于服藥2—3天后開始上升,5~7日達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療1~2周后血紅蛋白逐漸上升,通常于治療3~4周達到正常,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服用鐵劑6~8周,以增加鐵儲存。
五、預防
主要是做好衛(wèi)生宣教工作,使全社會尤其是家長認識到缺鐵對小兒的危害性及做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生長發(fā)育迅速的嬰幼兒、青少年以及妊娠哺乳的育齡期婦女,適當增加必需元素的攝入,對于預防貧血的發(fā)生尤為重要。
主要預防措施包括:
1、孕母的衛(wèi)生指導,出生后提倡母乳喂養(yǎng),因母乳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
2、做好喂養(yǎng)指導,無論是母乳或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均應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鐵吸收率高的輔助食品,如精肉、血、肝類、魚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嬰兒如以鮮牛乳喂養(yǎng),必須加熱處理以減少牛奶過敏所致腸道失血;
3、嬰幼兒食品(谷類制品、牛奶制品等)應加入適量鐵劑加以強化;
4、對早產兒,尤其是非常低體重的早產兒宜自2個月左右給予鐵劑預防。
5、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對早產兒、雙胎兒早期給予鐵劑預防,對疾病恢復期患兒注意營養(yǎng)素的供給等。此外,影響鐵吸收的另一個因素是慢性腸炎最終導致貧血。原文閱讀
關于寶寶貧血的提問
專家:張思萊醫(yī)師(原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yī)師,新浪育兒母嬰研究院專家)
A:男寶寶11個月體重8.4公斤,身高70厘米,今天去體檢測了骨密度,血常規(guī),重度缺鈣,輕微貧血,一直都有補鈣,不知為什么還重度缺鈣,母乳喂養(yǎng),6個月添加輔食,但吃得很少,從出生到現(xiàn)在都是一晚醒3,4次,精神大動作都很好,很擔心他發(fā)育遲緩,請問這種情況很嚴重嗎?應該怎么改善?
Q:1歲內的孩子不需要額外補充鈣,但是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IU。骨密度檢查不能作為診斷指標,是不準確的。但是貧血必須糾正,否則可以影響智力發(fā)育的?梢运幯a+食補。血紅蛋白正常后還要繼續(xù)補充鐵劑2~3個月,以滿足體內儲存鐵的需要。
A:我的孩子出生已經60天,去醫(yī)院做體檢時發(fā)現(xiàn)孩子貧血,血色素10g/dl。醫(yī)生說不需要治療。是這樣的嗎?會不會對孩子生長發(fā)育有影響?
Q: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后一周血紅蛋白逐漸下降,直到8周后停止。這是由于孩子一個低氧的環(huán)境到建立肺呼吸后的大氣環(huán)境中,其血液中的血氧飽和度由宮內的45%迅速上升高達95%以上。這樣造成紅細胞系統(tǒng)生成減少;而胎兒紅細胞生存期短,生后逐漸破壞;加上生后3個月內是孩子體重快速增長階段,血容量擴充很多,紅細胞稀釋,造成血紅蛋白相對降低。這時小嬰兒出現(xiàn)貧血,我們叫做生理性貧血。一般多出現(xiàn)在孩子出生4周~3個月間。當血色素降到9~11g/dI時,骨髓造紅細胞的功能開始活躍。這是在小嬰兒生長發(fā)育中出現(xiàn)的,無需治療。不過需要補充造血的物質:鐵、維生素E和葉酸等。孩子的貧血就能自行糾正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10354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