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在幼兒的發(fā)展過程中,分享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如何教導孩子分享呢?這是一個難題,我們總是對孩子要求這命令那的,但讓孩子分享著實是一件不易事,好寶寶是學出來的,言傳不如身教,看得多了,寶寶也懂得模仿了。
你該怎么教孩子分享?
讓分享更好玩。
教孩子一些協(xié)作性游戲,在這些游戲中,玩的人需要合作去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比如一起玩拼圖,輪流往拼版上放拼圖塊。還有一些可以一起做的工作:整理房間、種花、給寵物洗澡等等。另外,你還可以時不時地給他一些東西,讓他去和小伙伴分享,比如,帶一種特別的零食到幼兒園,或一本貼紙去和小朋友們分享。
不要因為孩子小氣而懲罰他。
如果你對孩子說他太小氣,要是他不分享就要收拾他,或者強迫他把喜歡的東西給別人,那你只會培養(yǎng)出孩子的怨恨情緒,而不是慷慨大方。鼓勵分享要從正面去強調(diào),而不是訓誡。也別忘了,孩子不愿意分享某些東西也沒關系。隨著他越來越成熟,他會明白與對他越來越重要的朋友分享,要比獨自擁有更快樂。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
如果孩子們?yōu)橥婢甙l(fā)生爭執(zhí),你要幫助他們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某個小伙伴拿著東西不放,你要給孩子解釋那個小家伙可能是怎么想的。比如你告訴他:“因為小強真的喜歡那個玩具,他現(xiàn)在不想讓別人玩。”另外,也要幫助孩子把他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如果他沒有表現(xiàn)得特別大方,要問問他是怎么回事?赡苣銜l(fā)現(xiàn)那是因為幼兒園的火車玩具不夠玩,或者他特別寶貝他的撲克牌,因為那是爺爺送給他的禮物。
教孩子去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死死地拽著小伙伴想要的玩具卡車不放,他心里可能想的是:“這個東西要么歸我,要么歸他。”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分享卡車玩具的概念。你可以鼓勵孩子和小伙伴輪流玩那個卡車(不妨給他們一個到點會響的計時器,說好每個人每次玩的時間),讓他明白分享并不是把東西給別人,告訴孩子如果他和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小朋友也會更愿意把他們的玩具拿出來和他一起玩。
預先做好準備。
在小朋友來家里玩之前,問問孩子有沒有什么東西是他不愿意分享的,幫他把那些特殊的玩具收起來。然后讓他想想哪些東西是他覺得和小伙伴一起玩很好玩的,比如玩具步話機、橡皮泥、積木和體育用品等。這樣會讓他在小伙伴到來后心里有個分享的概念,也讓來的小客人帶一兩個他自己的玩具,因為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把玩具給別人玩,他可能會更大方。
尊重孩子的東西。
如果你的小家伙覺得別人不會愛惜自己的衣服、書、玩具,他就不愿意把這些東西給別人,哪怕一會兒也不行。所以你借他的彩色鉛筆時,要征求他的同意,并且給他拒絕的權利。要確保他的兄弟姐妹(如果他有的話)、朋友和保姆(如果你們家有一位)也都尊重他的東西,要事先向孩子詢問是否能用,如果孩子同意,使用中也要好好愛惜這些物品。
給孩子樹立榜樣。
讓孩子學會大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親眼見證這種品質(zhì)。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你的冰淇淋、把你的圍巾給寶寶讓他當作超人的披風、問問他你能不能試試他的新帽子等等。用分享這個詞來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別忘了告訴他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比如感覺、想法、故事)也能夠分享。最重要的是讓他看到你在給予、獲取、妥協(xié)和與他人分享方面的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2759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