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寶寶非常的小氣,自己的東西不準其他小朋友動,好吃的也是自己一個人吃,不愿意分享給小朋友吃。家有這樣小氣的寶寶家長給如何教育呢?怎么教會寶寶學(xué)會分享呢?
1、學(xué)習(xí)分享
首先要從家庭中做起,使其懂得好東西應(yīng)該大家分享。當家里來客人時,可有意識地讓孩子幫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給大家吃或拿玩具請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長應(yīng)多給孩子與同伴相處的機會,讓他帶著玩具和同伴交換著玩,增加其與同伴分享的經(jīng)驗。
2、學(xué)習(xí)贈與
可常常鼓勵孩子把小時候的物品(玩具、衣物等)贈與鄰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給孤兒院的孩子們,也可在節(jié)日里讓孩子向同伴贈送禮物,從中體會愉悅的感受。
另外,孩子有好玩具、好東西懂得分享時,家長應(yīng)給予及時的肯定、贊許,孩子將會逐漸改掉小氣的毛病。
因此,要想讓孩子學(xué)得大方一些,父母不能強制,要多鼓勵和引導(dǎo)為主,最終孩子會變得愛分享的。
3、從小開始教
孩子5歲前還無法理解“分享”的概念。然而一些基本規(guī)則可以從小時候教起,比如:“玩具大家輪流玩”,“她先玩,然后輪到你”,“玩具你不玩了,就讓別的小朋友玩吧”。
4、限制時間
可以采取限制時間的方法,他先玩10分鐘,然后讓別的孩子玩10分鐘。讓孩子明白,與別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遠失去玩具。
5、不強迫孩子分享
與大人一樣,小朋友也會有自己特別珍愛的玩具或圖書,不要強迫孩子與他人分享。告訴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珍愛的東西拿出來炫耀。
6、家長以身作則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影響最大。因此,為孩子做出“分享示范”。比如,吃三明治的時候,問問孩子“你要吃一塊嗎?”父母做其他事情時候,也應(yīng)注意讓孩子觀察到父母在“分享”。
7、選擇一個主題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主題,比如,沙灘、農(nóng)場、廚房等。如果玩具類似,顏色差不多,那么孩子就不太會掙搶,更容易學(xué)會分享。
8、角色互換
如果孩子經(jīng)常對分享說“不”,那么不妨考慮與孩子互換角色。與孩子一起玩耍,當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時候,你就說“不”。當小家伙感覺心煩時,你不妨?xí)灾岳恚屗靼?ldquo;只有學(xué)會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開心地一起玩”。
9、滿足寶寶對愛的需求
請爸爸媽媽拿出足夠的時間、精力來和寶寶共處,不要忽視寶寶對愛的需要。否則,寶寶可能會失去已經(jīng)獲得的安全感。這種對父母的不信任,就可能在寶寶的社會行為上體現(xiàn)出來,比如不愿意與人分享。
10、做出分享的榜樣
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與家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當寶寶偶爾做出分享行為時,一定不要謝絕,要誠懇地接受寶寶的好意,而且要謝謝寶寶,讓寶寶體驗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從而激勵他繼續(xù)這種行為。
11、進行角色扮演
給寶寶講有關(guān)分享的故事,并和寶寶一起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寶寶來扮演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的角色,爸爸媽媽扮演接受別人禮物的角色,然后可以交換角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真實、直接的情感體驗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征固定在寶寶的心中。這時,寶寶就真正從“小氣”的寶寶成長為愿意和人分享的可愛寶寶。
12、在關(guān)鍵期加強引導(dǎo)
1.5~2歲是兒童分享行為能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時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dǎo)。比如在寶寶與家人共處時,在與小朋友共處時,要引導(dǎo)他分享食物、玩具等,充分利用這個關(guān)鍵期,促進分享行為能力的發(fā)展,更好地獲得社會交往的技能。
總之,只有學(xué)會分享的孩子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才會越來越提高,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12762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