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yǎng)了個女兒就等于多了一件貼心小棉襖,可是小編卻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養(yǎng)了一個假女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為啥寶寶總愛說“NO”?
為何之前乖巧的娃一夜之間變成了“不要”星人?是他們的小腦袋中的腦回路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
其實1歲半至2歲之間的孩子經(jīng)常說“不”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這意味著你的寶寶又“長大”了一點,有了自我意識,在認知發(fā)育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這個階段的寶寶語言剛剛成熟,當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志時,就會樂此不疲地說“不”。事實上很多寶寶說“不”的時候,都不清楚自己是真的不想要還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媽媽的處理方法至關(guān)重要。既不能一味地無原則妥協(xié),讓寶寶養(yǎng)成驕縱的習慣,又不能違背寶寶的意愿逼迫寶寶,讓寶寶變得易怒沒自信。聰明的媽媽,對付“不要”星人寶寶只需要4招就夠了!
4招讓娃不再Say “NO”:
對孩子盡量減少說“不”字
家人是孩子最常見的模仿對象,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家人哪里學(xué)習模仿過來的。當孩子每天都要從家人那里接收到大量帶“不”的詞匯,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跟著說“不”。
因此家人在跟寶寶交流溝通的時候,應(yīng)該盡量減少說“不”的次數(shù),例如與其跟寶寶說“不要吵”,不如說“小點聲”。但是對于危及生命安全事情,我們還是一定要跟孩子堅定地說不。
把任務(wù)換成游戲
對于任務(wù)孩子很多時候是有抵觸心理的,但是對于游戲孩子則是比較樂意參與的,所以當孩子不愿意做某項任務(wù)時,不妨就把任務(wù)換成一種游戲,調(diào)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到了洗澡時間孩子卻因為貪玩不肯去時,父母不妨這樣說“寶寶,你想不想去玩泡泡,我在澡盆里面準備了好多泡泡……”
放手讓孩子嘗試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人掌心里的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有時候?qū)殞毾胍约簢L試,但是由于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會被家人直接給PASS掉了,時間一長孩子就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
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什么東西的時候,只要不是危險的,家人都盡量放手讓孩子折騰去吧,想要自己吃飯就把飯勺和碗交給孩子,想要穿哪件衣服自己選(只要不凍著)……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其實孩子總說“不”后面的深層次需求是——想要自己做主,所以每次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兩個可供選擇的選項,這樣孩子就會大大減少說“不”的幾率。例如出去玩:去游樂園還是動物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3261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