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寶寶對對錯沒有很好的辨識能力,覺得有意思的話就會講出來,他們不懂得這是句粗話或者臟話,只是覺得講出來會有大人回應他,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樣巧妙的進行糾正呢?寶寶說臟話的原因是什么呢?
寶寶說臟話的原因有:
1、善于模仿
孩子都有很強的模仿力,看到什么就會模仿什么,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父母、同伴或是影視節(jié)目里有不好的語言,這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2、緩解壓力的方法
孩子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或者愿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可能也會用說臟話的方式來發(fā)泄心中的情緒,以舒緩自己的壓力。
3、父母對孩子的強化記憶
孩子有時也許是出于好奇才會說出臟話,其實他們本身并不了解是什么意思。如果年齡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可能會覺得好玩,甚至會哈哈一笑,不以為然;如果年齡大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則會生氣,訓斥孩子,甚至暴力相加。不管是哪種原因,父母的反應都會為孩子說臟話的行為進行了強化記憶。
爸媽可以這樣做:
立即制止法
當孩子在你面前說臟話時,你的態(tài)度應是及時地予以制止。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孩子會敏感地從你的眼神、表情和語言中捕捉到信息:“這句話是不可以說的!” 因此,這個方法在一開始還是容易奏效的。
凈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
孩子不文明的語言一般都來源于周圍的環(huán)境,如果家長說話粗俗,滿口臟字,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說臟話時,要找出其說臟話的根源,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環(huán)境。
積極暗示法
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尚未分化出主體與客體。所以,當你問他:“罵人,好不好?”他一般會答你:“不好!”這是因為在他的自我意識中,罵人說臟話的是別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說這些臟話,只是在模仿,覺得好玩而已。
因此,父母不要從道德品質(zhì)的角度去衡量這件事,應積極暗示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雖然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完善, 但如果他也認同“罵人是不好的行為”,那么,我們就有下一步說服教育他的可能。
淡化處理法
當你試過了以上的兩個方法,也對孩子講了道理,可孩子有時還是會不自覺地溜出一兩句臟話,這可怎么辦呢?這時,你不妨先表明你的否定態(tài)度,接著就不再理睬這件事,你可以走開、保持沉默或繼續(xù)做你手中的事情,以此讓孩子感到:說臟話并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說臟話并不好玩,這樣他才會自動減少說臟話的次數(shù)。
讓孩子學會適當?shù)乇磉_方式
父母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一個人說話要文明,說臟話的孩子不是個好孩子,明確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從正面教育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并引導孩子用文明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教孩子寬容地對待他人的過失
許多孩子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泄,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與他人之間的磨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不做強化孩子說臟話的事
在孩子剛剛說臟話的時候,如果家長覺得有趣或是表現(xiàn)出過度緊張或氣憤的樣子,孩子可能會誤以為臟話是一種很有趣或是很特別的話語,從而重復地練習與模仿。此刻,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臟話跟其他平常的話語沒什么差別。一旦孩子覺得這樣的話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就覺得無趣,不會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詞匯了。
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孩子才能逐步糾正罵人、說臟話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需要發(fā)泄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適當?shù)男狗椒ǎ纾汗膭詈⒆影巡桓吲d、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孩子明知故犯的行為要及時懲戒
當孩子總是故意在說一些粗話臟話,并且在家長多次解釋和勸告都無濟于事的情況下,父母應該立即采用一些措施來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使孩子深刻地認識到說臟話會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后果,從而達到改正的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3262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