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兒童美感的發(fā)展階段及輔助法
什么是美感?兒童美感的發(fā)展分哪幾個階段?美感的發(fā)展有什么特征?美感的每個發(fā)展階段有什么輔助方法?本文就為你詳細介紹,兒童美感的發(fā)展階段及輔助方法。
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人在面對美的事物或者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時,所產生的一種直覺式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幼兒對美的事物產生愉悅的、激烈的情感反應,這本身就帶有藝術創(chuàng)造的性質了。美感作為一種審美狀態(tài),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感受,涉及到對美的對象的感知、理解和想象。
0-1歲:對美的模糊反應期
發(fā)展特征
美感是人的一種高級情感。但這并不意味著嬰兒對美的事物沒有反應,如果給嬰兒播放有微風和海浪聲音的錄音,能使他們感到安寧和愉悅,這表明嬰兒能對美產生反應。只是,嬰兒對美的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在情緒上也只是表現(xiàn)為籠統(tǒng)的愉悅感。
2個月后,嬰兒對顏色已有很好的知覺了,4個月的嬰兒對顏色有了偏愛,紅色最能引起兒童的興奮。嬰兒對線條和圖形也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來說,嬰兒更加偏愛曲線、不規(guī)則的圖形。
半歲左右,嬰兒開始主動地對音樂作出反應,他們會轉向發(fā)出音樂聲的地方,并作出高興的表示,他們還會連續(xù)地晃動身體,對音響做出反應。
成長檔案
美美八個月了,媽媽買了畫面簡單的圖畫書給她看。媽媽讀書時,美美就認真地聆聽,還認真地看著圖片,當看到相同的形象出現(xiàn)時,他就會動手去指,或者笑。如果讓她自己拿著書看時,她就又捏又咬。
——圖畫書中的形象,生動、顏色鮮明,能發(fā)展孩子的視覺感受能力,畫面中美的形象能帶給寶寶視覺上的新鮮感和情感上的愉悅感。但這個階段的寶寶,只是把書當成他的玩具或探索對象。
媽媽懷貝貝時常聽古箏曲,貝貝出生后,媽媽播古箏曲時,貝貝就把頭轉向音樂傳來的方向。媽媽猜想這是胎教對貝貝的影響,因此常給他放古箏曲。
——嬰兒喜歡曲調優(yōu)美的音樂,噪音會引起嬰兒的苦惱和不安,這是因為嬰兒已經能夠對音樂的美作出反應,但是,嬰兒只是籠統(tǒng)地對音樂作出反應,還不能夠細致地區(qū)分不同樂器演奏或不同風格的音樂。因此,父母應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嬰兒感受,這樣有利于促進嬰兒美感的分化和發(fā)展。
123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3291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