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小聰明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不知從何時起,寶貝開始學會耍“小聰明”了:為了讓爸爸多講一個故事,睡覺前故意磨蹭;為了“騙”奶奶多給自己一杯飲料,吃飯時吹噓自己能吃三大碗;不想上幼兒園,就假裝生病……這些小伎倆,常常讓大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然而,究竟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現(xiàn)象呢?

  聰明的謊言,別打擊

  案例:陽陽升中班的時候搬家了,轉(zhuǎn)到了新的幼兒園。開學才兩個星期,陽陽已經(jīng)拿回家五六個小紅花了,大家都夸陽陽表現(xiàn)真好。有一天,爸爸去接陽陽,在幼兒園門口當著老師的面問陽陽今天有沒有得小紅花,陽陽紅著臉支支吾吾不吭聲。之后,通過詢問老師才知道,新幼兒園不給表現(xiàn)好的孩子發(fā)小紅花,陽陽拿回家的是他自己在手工課上剪出的小紅花。

  怎么做:陽陽爸爸認為這是不誠實的行為,應當嚴厲批評,但陽陽媽媽認為不能粗暴對待孩子。媽媽做了一個小本子,告訴陽陽,如果覺得自己表現(xiàn)好,就把自己的表現(xiàn)告訴媽媽,媽媽會給他在本子上畫一朵小紅花,但不能再說謊。

  點評:陽陽的行為,屬于“欲望滿足型”說謊,這是兒童為滿足想像中的愿望而無意中采取的偏差行為。陽陽想用虛擬出的“小紅花”來證明自己表現(xiàn)好,說明他很想做一個好孩子,他的出發(fā)點是正確的。如果家長單純因為孩子說了謊而責備孩子,會讓孩子誤認為自己的愿望也是錯誤的,從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善意的方法引導孩子善意的愿望,才能有積極的效果。

  聰明的把戲,別炫耀

  案例:婷婷這幾天總說她在幼兒園里寫字每次都是第一名,不過大人卻并沒覺得她的寫字速度有提高,這是怎么回事?這天,幼兒園的老師告訴來接婷婷的爺爺,婷婷做書寫練習的時候常常把字寫得很大,這樣很快就能寫滿一頁紙,但字數(shù)比別人少很多。

  怎么做:回到家,爺爺?shù)靡獾匕焰面盟5倪@個小把戲告訴了她的爸爸媽媽,還說:“我的孫女真是越來越聰明了!”婷婷的爸爸媽媽哭笑不得,但當著老人的面也沒有辦法反駁。過后,爸爸媽媽單獨給婷婷講了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質(zhì)量的害處,還告訴她爺爺?shù)目洫勈且驗橄矚g她,這種做法其實并不“聰明”。

  點評:小聰明不等于大智慧,顯然孩子還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一些老人由于“隔輩兒親”的緣故,反而會夸獎孩子的小聰明,這無疑縱容了孩子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因為老人的炫耀而將小聰明繼續(xù)耍下去。

  
12下一頁閱讀全文


  聰明的借口,別中計

  案例:五歲的玲玲一直很活潑外向,可是,最近她似乎變得“膽小”起來。每天晚上練琴時間一到,她總是小心翼翼地走到鋼琴旁,又觸電似的“彈”出房間,尖叫著:“有蟲子!真嚇人!”玲玲家住郊區(qū),屋子里難免有些飛蟲出沒。每回玲玲一叫,爸爸媽媽都要忙活半個多小時幫玲玲把蟲子清理干凈。這樣一來,玲玲每天練琴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玲玲的父母很困惑:女兒的膽子一直不小,卻為什么這么怕琴房里的飛蟲呢?

  怎么做:慢慢地,玲玲的父母了解到,讓玲玲這樣做的原因是,有一次她在老師家學琴的時候屋子里飛進一只蝙蝠,老師花了好長時間才把蝙蝠趕出去,于是那次鋼琴課的時間就縮短了。之后,玲玲就開始以“怕蟲子”為借口磨蹭了。發(fā)現(xiàn)了這個情況,爸爸媽媽沒再幫玲玲捉過飛蟲,而是顧左右而言他。如果玲玲繼續(xù)磨蹭,就會推遲睡覺時間,讓她彈夠規(guī)定的遍數(shù)。幾次之后,玲玲不再嚷嚷有蟲子了,每天主動按時練琴。

  點評:玲玲討厭的不是飛蟲,而是彈琴。如果大人就事論事地給玲玲講蟲子不可怕、要勇敢之類的道理,就中了孩子的“圈套”。輕描淡寫地對待孩子的借口,堅持讓孩子完成任務,孩子就會知道任何理由都無法推托自己該做的事,也就不會再耍小聰明了。

  聰明的掩飾,別揭穿

  案例:四歲的平平和兩歲的表弟在一起玩。玩著玩著,表弟突然拿走了平平手里的玩具槍。平平很生氣,舉起手來要打表弟的頭。這時,他發(fā)現(xiàn)奶奶正在不遠處看著他,機靈的平平馬上收回拳頭,做出撫摸表弟頭發(fā)的樣子,邊摸邊笑嘻嘻地對奶奶說:“他的頭發(fā)毛茸茸的,好可愛!”

  怎么做:奶奶知道平平是要打弟弟,只是怕奶奶責備他,才臨時改了主意。這說明平平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因此不用再對他講道理,也就無須揭穿他的想法。于是奶奶故意夸獎平平:“平平真有大哥哥的樣子,知道把玩具讓給弟弟玩了。平平再帶弟弟去喝點水好不好?”平平點點頭,高興地領(lǐng)著表弟去廚房了。

  點評:雖然三四歲的孩子已經(jīng)懂得了不少道理,但偶爾還會犯錯。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大人看到自己犯錯的時候馬上耍個小聰明掩飾自己的行為,說明他有了足夠的是非觀念,只是需要時間和大人的持續(xù)引導才能堅持。這時,大人不必馬上揭穿、急于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而應當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淡化他的“錯誤”,強化孩子對正確行為的認識。

  小聰明不見得是智商高的表現(xiàn),但也不一定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其實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復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是孩子從單純的“直接要求”到具備豐富思想的必經(jīng)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同時,孩子是一張白紙,時刻記錄著家長的言行。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學會耍“小聰明”了,家長也要問問自己:平時敷衍孩子的借口是不是會被孩子看破并學到手?曾經(jīng)給孩子的許諾是不是會按時兌現(xiàn)?只有家長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心智發(fā)育才能更加健康順利。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13827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