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孩子面前裝糊涂,并不是一件壞事,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孩子的語言發(fā)育。
當孩子用不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意愿的時候,成人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卻有意裝糊涂,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并適時地向幼兒發(fā)問,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案例一:聽不懂
喜喜看到樓下有許多小朋友在玩,她也想去,于是就帶著哭腔含糊不清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出去玩,我要你帶我出去玩。”媽媽開始沒聽清楚寶寶在說什么,仔細分辨才聽明白了寶寶的話。媽媽對寶寶這種耍賴撒嬌的說話方式很不喜歡,批評了很多次,收效不大。
方法運用
每當遇到寶寶不好好說話的時候,家長都可以采用明知故問的方法應對,這個時候即使是聽懂了孩子的意思,也裝作聽不懂,故意反問寶寶:“你在說什么呀?我聽不懂,你再說一遍。”如果寶寶還是哭著說話,家長可以繼續(xù)發(fā)問:“你的話我聽不清楚,有話好好說,哭著說話我怎么能聽得懂呢?”
直到孩子用很清晰的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家長才裝作恍然大悟地說:“喔,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呀,這樣說話媽媽喜歡,以后不要邊哭邊說話了,好嗎?”
孩子在父母面前,有時難免會撒嬌或者耍賴,家長不能一味遷就,要讓孩子學會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案例二:不說話
小寶已經(jīng)快兩歲了,不太愿意說話,總是用表情、動作或者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意愿。他現(xiàn)在想吃餅干,就用手一指餅干盒,媽媽趕緊把餅干遞給他,吃完餅干想出去玩,他就指指門外,媽媽事情沒做完不能馬上帶他去,他就大哭起來,媽媽只好依了他。媽媽發(fā)現(xiàn)小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比同年齡的孩子差,很著急。
方法運用
小寶的媽媽可以故意裝作不知道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你想做什么?我不知道,用小嘴巴說出來,媽媽才知道。”“你想要什么?這是什么?你叫不出它的名字,它會生氣的。”“寶寶的小嘴巴很能干,會吃飯、能說話,媽媽可喜歡聽你說話的聲音了。”
小寶不愿意說話,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及同齡孩子,與家長沒有給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說話環(huán)境和語言表達的機會大有關(guān)系。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家長沒有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而是通過孩子的動作、表情領(lǐng)悟到之后立即給予了滿足,如:想達到目的一哭就可以得到滿足;想要的東西用手一指馬上遞到手里;想說的話還沒出口,成人就已經(jīng)代替回答,孩子不用說話就能滿足所有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不愿意開口說話了。很多語言發(fā)展滯后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輕易滿足、引導不當造成的。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家長應該多跟孩子說話、講故事,多引導孩子說話,給孩子更多語言表達和鍛煉的機會。運用“明知故問”法的時候,成人反問幼兒時的態(tài)度一定要表現(xiàn)得溫和、誠懇,不留“表演”的痕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15278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