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擁有專業(yè)的課程,優(yōu)良設備和師資,除此之外,早教應該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家庭,延續(xù)到成長的3年里,甚至更多。
父母就是孩子身邊第一位“早教老師”,家庭環(huán)境就是孩子第一間“早教課堂”。
如果3歲之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就等于說讓孩子接受到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早教課程。
1.撫觸
孩子出生之后,經常給他做按摩,父母的臂彎和肌膚接觸讓孩子形成了早期的安全感,這也形成了他日后和人交往的一種能力。
如果小時候孩子很少體驗過和親人肌膚的接觸,進入幼兒園后常常有兩種極端表現:第一,環(huán)境適應性特別差,一碰就哭。俗稱“觸覺敏感”。第二種,很渴望與別人肌膚接觸,喜歡抱別人,摸別人,下手沒輕重。被誤會是“打人”,影響人際關系。
撫觸,輕搖,摟著孩子,在3歲之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能讓他感覺到愛和接納。
2.多和孩子說話
孩子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經常有人和她互動說話。其次鼓勵孩子“回應”,為孩子朗讀圖畫書,唱歌給她聽,都是為2歲左右順利開口做的環(huán)境準備。有足夠的輸入才能自然輸出。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媽媽給我讀書的聲音“。
語言能力需要情感連接,真正的對話互動,任何高科技的故事機,電子產品無法替代。
3.接納孩子的情緒
早教課沒結束,孩子哭著跑出來,要到外面玩,媽媽追來,呵斥道:“哭什么哭,閉嘴,憋回去!”孩子止住哭聲,情緒卻收不住,抽搭抽搭在原地抹眼淚媽媽開始洗腦:“上課不能出去玩,跟你說了多少遍!”
認知情緒,接納情緒,是幼兒情商培養(yǎng)的第一步。強制孩子壓抑情緒,時間長了會生病。
用120%正確的道理說服處在情緒當下的成人尚且無用,何況是3歲前的孩子。
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擁抱和共情。
4.父母以身作責,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關系
童年時期高品質的陪伴和穩(wěn)定的家庭關系,為孩子今后的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
范仲淹早年喪父,家貧,那時候還沒有早教,母親卻特別賢德。以大地為紙,蘆花為筆,教育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文豪范仲淹。
成龍獲奧斯卡電影終身成就獎,作品等身,可婚姻問題一直被外界詬病,對兒子房祖名更是不管不問。有一次,成龍從香港飛去美國,興奮地給司機打電話:”告訴祖名,我今天去接他放學“可是他在校門口,眼見學生們都走光了,也沒見兒子出來。后來才知道,房祖名已經上到中學,而成龍卻站在小學門口接兒子。因為缺乏父親的照顧和教導,房祖名的演藝之路一波三折,屢屢曝出耍大牌和吸毒丑聞。
任何事業(yè)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
5.鼓勵孩子社交,但不強求,不攀比
小孩子性格各異,氣質不同,而每一種性格氣質都有他的優(yōu)勢和不足。比如,多血質的孩子給人活潑開朗的感覺,但又沖動莽撞,黏液質的孩子偏安靜,善于發(fā)現細節(jié),具有藝術家的氣質,但這種孩子需要更多時間去觀察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
孩子的性格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強。家長帶領“黏液質”的孩子參加活動,需要多一些耐心,觀察他是如何以自己的步伐來和外界互動的,不要強迫,更不要在開始落后或稍顯孤獨的時候急于責備。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書中寫道: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6.充足的戶外運動,安全范圍內自由探索不打擾
孩子會爬,會走,會跑后探索范圍越來越廣。
運動不僅為身體打好基礎,而且促進了大腦各項神經系統連接和發(fā)展。孩子就是通過”做“”探索“來了解世界的。
當孩子饒有興趣地爬來爬去,從臺階上跳來跳去,沿著公園小路走邊邊,他在發(fā)展前庭平衡,鍛煉空間感知,為日后的學習和心里建設通過身體做準備。
千萬不要粗暴的把孩子探索的路“攔住”,或者以“喝水”“吃口飯”為理由頻繁打擾孩子,你的好心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真要幫忙,請確保孩子探索的環(huán)境是安全的。
做到這幾方面,真的是生命最初頭三年給到孩子最全面的“營養(yǎng)”。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育兒理念特別好的媽媽覺得“不用上早教,自己就很好”的原因
如果不清楚,就需要尋求專業(yè)機構的幫助
早教市場正是抓住了家長的痛點和需求,這幾年尤其繁榮。當然他也有弊端,比如:
早教只是課堂上的連接和互動,回家怎么樣養(yǎng)育孩子卻沒有給到有力的支持。
所以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早教課程的時候,不僅要擦亮眼睛,更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針對性,比如鍛煉孩子社交,為進入幼兒園分離焦慮做準備,而不是人云亦云,上完之后求全責備,說“早教課程環(huán)節(jié)特別多,不利于孩子專注體驗”。
沒有任何一個早教機構能滿足家長全部的需求,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家早教機構能代替出生前三年家長對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和養(yǎng)育。
如果你的家庭寬裕,每周一次的早教課,有針對性的引導和訓練,能讓孩子的身體機能得到鍛煉。
尤其是老人帶孩子,活動范圍可能就是小區(qū)附近,危險點兒的動作又禁止孩子探索,所以除了常規(guī)的“跑”“走”,有些運動即使是可操控的,但絕不敢”冒風險“讓孩子嘗試,某種程度上講,抑制了一部分身體機能的發(fā)展。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一般,自己缺乏早教意識,平時忙于工作無暇照顧按孩子,可以把每周一次的早教課當作“高品質陪伴”孩子的開始,同時有意識的把早教教室的一小時延伸到生活中。
孩子是種子,家庭教育是根,早教是輔助家庭,讓這顆種子更加茁壯成長的“陽光”“雨水”和“肥料”。下次再聽到別人說“早教沒什么用”請回顧他的教養(yǎng)方式,看一看種子的根。
既然選擇了成為父母,就不要推卸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尤其是出生之后的頭三年。
如果上了早教還是沒有改變育兒方式,上了天價早教也收效甚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15296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