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培養(yǎng)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好習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你是否希望孩子像紳士淑女一樣彬彬有禮?那么你的孩子就需要規(guī)則;

你是否希望孩子就是孩子的樣子活潑開朗?那么你的孩子就需要自由;

你是否希望孩子既有規(guī)矩又很活潑,那么你的孩子既需要規(guī)則又需要自由。

規(guī)則和自由是否相互矛盾?怎樣讓孩子在規(guī)則和自由之間表現(xiàn)得正合適?

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好習慣

在幼兒園里,樂樂拿著一塊積木主動對琳琳說:“你跟我一起玩吧。”琳琳說:“我不想跟你玩,我想跟悠悠玩。”樂樂接著做她的思想工作:“我會搭水立方,你來看。”琳琳不為所動:“我不去。”樂樂有點不高興地說:“你不跟我玩,我自己玩。”樂樂便自己到建筑區(qū)專注地搭起奧運場館。

一會兒后,琳琳邊哭邊對老師說:“悠悠不跟我玩,我要他跟我玩。”老師問悠悠怎么回事,悠悠說:“我已經有朋友了,她再進來,這里就待不下了。”老師勸琳琳到其他區(qū)域去玩,琳琳還是不愿意,哭著說:“我就要跟悠悠一起玩!”

從這個普普通通的生活場景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琳琳和樂樂有著不同的生活處事習慣。

琳琳是一個有自由意志的孩子,她想做什么事情就要做什么事情,然而不會考慮別人的興趣和需要,也不會用變通的辦法動員別人或者調整自己的心理,不能達成目標就生氣懊惱;樂樂也是一個充滿自由精神的孩子,他向別人主動發(fā)出邀請,并想辦法爭取對方的合作,然而并不強迫對方,如果不能達成目標,他就調整自己的心理需求,使自己的快樂遭遇挫折也不打折扣。

在生活處事習慣上,兩個孩子的根本區(qū)別在于,琳琳自由過度、缺乏規(guī)則,樂樂既有規(guī)則又有自由。

規(guī)則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天平

★“自由過度”導致孩子任性放肆

幼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點,如果一切都順應他的本性,會導致為所欲為的傾向。孩子長大后產生的許多不良行為習慣,如好動、不服管教、攻擊性強都與父母過度順應孩子的自由需要有關。自由過度實際上就是放任縱容,對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長”不出個性卻“長”出任性。

★“規(guī)則過度”導致孩子缺乏個性

有的父母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認為聽話的孩子讓父母省心,很少惹出麻煩事兒來,這種觀念多表現(xiàn)在控制欲望比較強的父母身上,長期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維的依賴性比較強,害怕嘗試新事物,而且調整情緒變化的靈活性比較弱,這將影響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個性成長。

培養(yǎng)孩子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教育策略

沒有規(guī)則的自由是放任,沒有自由的規(guī)則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現(xiàn),理想的狀況是把握好規(guī)則與自由的張力,這樣的孩子既有責任心,又有開拓性。

1.自然后果法

有一種規(guī)則是自然法則,孩子經過親身實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并體驗適度的不快和痛苦,規(guī)則意識才由此建立起來,這叫“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要求父母不能包辦代替孩子承擔行為責任,把孩子罩在一個絕對安全的保護傘下;也不是說父母就撒手不管,讓孩子自作自受。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孩子先承擔行為后果,再對他講明道理。例如:孩子吃飯?zhí)籼蓿议L不用跟在后面喂,而且不到下頓吃飯時間就不給他吃,用饑餓法則培養(yǎng)孩子的飲食習慣;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不要對他反復嘮叨發(fā)脾氣,如果他錯過學習時間、看電視或者做游戲的時間,家長不要給他彌補,用“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自然法則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自然后果法使孩子在自然環(huán)境中體驗:真正的自由精神是尊重自然法則的自由,不是隨意妄為的自由。

特別提醒:如果孩子的行為將導致長遠后果,近期不容易看出結果,則不宜用“自然后果法”,例如坐姿不端正、握筆不正確等等。

2.人為后果法

很多情境不能運用自然后果法,例如孩子橫穿馬路,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其后果相當危險,這樣,使用人為后果法就是大量而經常的了,把它與有意懲罰相區(qū)別,就會應用得更加科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5963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