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提防寶寶“冰箱性腹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進入夏季后,許多家庭在餐廳飽餐一頓,把剩余的飯菜帶回家放進冰箱,也有的家庭每天只做一次飯,分成兩頓,放在冰箱里儲存起來。然而,由這種夏季的飲食習慣所引發(fā)的腹瀉患者也隨之增多,解放軍總醫(yī)院的李浩宇主任醫(yī)師提醒:夏季食用冰箱里的食品,要防止低溫、細菌引發(fā)的冰箱性腹瀉。

1.jpg(77.07KB)

2008-6-2921:14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應保持在4℃左右。食品放進冰箱前,最好把生熟食物分開,用保鮮盒裝好,或用保鮮膜隔離。

  冰箱性腹瀉?原因

  所需溫度各不同冰箱最宜嗜冷菌

  “冰箱雖有低溫環(huán)境,可貯存食物,但不具有殺滅細菌的作用,只是放慢了細菌的繁殖速度!崩詈朴钫f。

  在地球上,根據(jù)細菌生長所需的溫度不同,大致可分成三大類,一是嗜溫菌,它們可在10℃—45℃的環(huán)境中生長,而最宜溫度是37℃—38℃;二是嗜熱菌,可在40℃—70℃中生長,最宜溫度是50℃—55℃;三是嗜冷菌,可在0℃—20℃中生長,最宜溫度是10℃—15℃。

  家用冰箱的冷藏室溫度大多在4℃—10℃之間,在這樣的溫度下,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的生長會變得緩慢,而對部分嗜冷菌來說,這個溫度則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如果放到冰箱里的食品受到了這些嗜冷細菌的污染,它們就會不斷地生長、繁殖,而人們一旦吃下含有大量嗜冷菌的食品,就可能得病。

  與此同時,飯菜從冰箱中取出加熱,在逐漸升溫的過程中,也給嗜溫、嗜熱細菌創(chuàng)造了繁殖的良好環(huán)境,一旦加熱不徹底的飯菜被吃下,就極有可能導致腹瀉。

2.jpg(61.22KB)

2008-6-2921:14
冰箱性腹瀉?預防

  冰箱中取出食物最少加熱15分鐘

  “使用冰箱,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冰箱性腹瀉的發(fā)生。”李浩宇醫(yī)生提醒。

  說到預防冰箱性腹瀉,最徹底的方法就是要盡量食用新鮮的食品,盡可能地不要在冰箱中長時間存放食物,對那些確需在冰箱里保存較長時間的食物,最好是放在冷凍室里存放。

  為了節(jié)省電力,很多人會待食物冷卻后再放進冰箱,需注意的是,食物冷卻至室溫時,就要及時存放,避免細菌在室溫下快速繁殖。

  在吃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時,要徹底加熱,一般來說,加熱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才能徹底殺滅細菌。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是細菌繁殖最快的季節(jié),冰箱應經(jīng)常清理,保持衛(wèi)生,才能控制細菌的生長、繁殖,保證其不變成細菌的“大本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630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