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見世面不是非得讓孩子去多遠的地方,花多少的錢,與給孩子花錢相比,父母的引導更重要。
《歡樂頌》中的五美,安迪、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都是標準的好學生,一路過關斬將,得到了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唯有曲筱綃是個異類,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從小學開始就沒正兒八經的學習了,“沒文化”是她最大的軟肋。
但從五美的發(fā)展前景來說,曲筱綃怎么都算的上發(fā)展比較好的一個,甚至在有些方面勝得過安迪。
有人說,那是因為她有有錢的爹媽,不然她也就是個學渣,怎么會有現在的一切。
不可否認,曲筱綃的父母在物質上的幫助對她的創(chuàng)業(y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她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她的父母,而是因為她這個人。
與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不同,她雖然學習不好,但卻活的特別通透,這些是其他三人遠遠不能及的。
這并不能說明學習不重要,如果曲筱綃從小學習好,她的發(fā)展前景可能更好。
學渣曲筱綃是在回國創(chuàng)業(yè)后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的。她與別人最大的區(qū)別是見過的世面更大,思維方式和高度也不一樣。
這些也是她獨自闖社會的重要籌碼,如果說“沒文化”是她最大的軟肋,那見多識廣可能是她最大的鎧甲。
從小見過世面的孩子什么樣,在曲筱綃身上可以窺見一二。
既能享得了福,也能吃得了苦
曲筱綃從小生活在富裕家庭,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各種場合都能應付自如。
但她不是一個只會享福的人,她還能吃得了一般人吃不了的苦。
春節(jié)的時候,其他人都回家與家人團聚,曲筱綃因為得不到奶奶的承認,一氣之下出國去談生意。
她一個人獨來獨往,既要聯系客戶,又要聯系供貨商,這些她一一搞定。
為了能夠順利出貨,她親自到工廠去督工,穿著工作服,帶著安全帽,周旋在一群大老爺們中間,應付自如。
知道自己底子差,晚上一個人趴在床上研究業(yè)務。
周末的時候,為了給客戶準時答復,她一個人到公司加班。
富家小姐曲筱綃在商場上,并不依靠父親的力量,一個人獨擋了一面。這是一般女孩子難以做到的。
現在很多人說富養(yǎng)女兒,卻并不真正理解富養(yǎng)的含義,物質上充分滿足,精神上始終不能獨立,最后養(yǎng)出了十指不沾陽春水、吃不了任何苦頭的嬌嬌女或者是媽寶女。
真正富養(yǎng)出的女孩應該是既能享的了福,又能吃得了苦的獨立有思想的女子。
既能靠別人,更能靠自己
曲筱綃是懂得借力使力的人,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懂得,一個人要想成功,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充分借助外力的作用。
剛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她向父親借了200萬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
第一次與外商談生意的時候,她臨時抱佛腳,依靠安迪的現場遙控,最終拿下項目;
她有一幫富二代朋友,她與他們互通有無;
春節(jié)接到一單生意,找不到人做方案,她想到了樊勝美正在創(chuàng)業(yè)的男朋友王柏川。
曲筱綃充分借助身邊人的力量,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最大程度。
當然,曲筱綃更明白,僅僅靠別人是不夠的,自己行才是真的行。
她拒絕父親讓她回自家公司幫忙的好意,選擇獨自一個人去打拼;
她拒絕母親讓她回家住,方便父母照顧她的想法,獨自一個人住在外面;
她知道自己文化底子差,有空的時候就加班學習,提高業(yè)務能力;
她跟王柏川說,她這樣的家庭條件都這么努力,王柏川有什么理由讓機會白白流失。
曾經那個不學無術、拿著父母錢吃喝玩樂的曲筱綃,逐漸變成了獨當一面,讓她人羨慕不已的女老板。
既知道自己要什么,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曲筱綃的通透,還表現在她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為了達到目的,她可以忽略一般的小節(jié),主動出擊。
她第一眼看到趙醫(yī)生,就喜歡上了他,于是她千方百計接近趙醫(yī)生,最終贏得了男神的心。
關雎爾同樣喜歡趙醫(yī)生,但她只會默默的喜歡,不會拿到臺面上來說,更不會去倒追,她害怕拒絕,害怕別人的閑話,這一點她不如曲筱綃。
邱瑩瑩遇到了應勤,她喜歡應勤,但卻不確定應勤喜不喜歡她,她一路試探,一直小心翼翼,直到應勤主動表白。她跟應勤的關系里,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應勤的手里。
這樣一個曲筱綃,雖然有很多的缺點,但因為見得多,看的遠,不糾結于小節(jié),內心強大,行動力強,讓她的事業(yè)和愛情一直高歌猛進,而且自己始終牢牢的掌握著主動權,這樣的女孩子生活的不會太差。
曲筱綃與關雎爾、邱瑩瑩年齡差不多,卻沒有她們那么多顧慮和糾結,看問題精準,做事效率高,這與她從小見多識廣是分不開的。
從小見了更多的世面,她的心里才有更多的底氣,才能活的更加通透。
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維是前提
有人說,曲筱綃與關雎爾、邱瑩瑩、樊勝美根本就沒有可別比性,她的家庭環(huán)境讓她有機會更多的看世界、見世面,他們讓孩子見世面也是有條件的,沒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拿什么讓孩子見世面。
我卻覺得,讓孩子見世面不是非得讓孩子去多遠的地方,花多少的錢,與給孩子花錢相比,父母的引導更重要。
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錢的。
給孩子準備一屋子書,比給她準備一屋子的錢重要;
父母的高效陪伴,比讓孩子到處看世界重要;
父母的見識和眼光,比父母的錢重要;
父母的放手和鼓勵,比處處幫孩子鋪路重要。
那些說自己沒條件讓孩子見世面的父母,早就在思想上落后于別人。
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維,才是孩子能見多大世面的前提。
作者:不辣的媽,職場媽媽,書評作者,每天一萬步踐行者,寫溫情的、理性的文字。公眾號:不辣的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1929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