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

  在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但有相當一部分成人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對幼兒智力的開發(fā)或某項特長、技能的訓練上,而忽視了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以至于有許多幼兒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幼兒園作為幼兒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應把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放在重要的地位。
  心理健康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的目的在于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jié);發(fā)展更大的心理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huán)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的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健康大會曾為心理健康下過這樣的定義:“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綜合來看,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態(tài),而是一種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心理健康者也不是對任何事物都愉快的接受,而只是在對待環(huán)境和問題的反應上,能更多地表現出積極的適應傾向。
  聯合國曾經于1959年頒布了“兒童基本權利宣言”《宣言》著重于滿足兒童在生活、營養(yǎng)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對兒童健康,以及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國際心理學會議認為兒童心理權益有加強之必要,因而于1979年國際兒童年提出了“兒童基本心理權益宣言”,并明確指出,兒童應當享受“個人身份”“心理安全”“從游戲和想象中學習”“免除身體受傷害的恐懼心理”“被鼓勵”“培養(yǎng)愉快人際關系”“個人優(yōu)點不斷成長”“恰當決斷”“適應教育“”享受專業(yè)服務“等十個方面的基本心理權益,以喚起公眾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注意,把維護兒童心理健康和發(fā)展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我國幼兒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心理健康問題:
  小兒多動癥。
  社會行為問題。包括愛發(fā)脾氣、好打架、爭吵、說謊、嫉妒、強欺弱、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有破壞行為、偷竊等。
  性格和情緒問題。包括人性、自私、固執(zhí)、嬌氣、膽卻、易哭泣、懶惰、自卑、過分敏感、過度幻想等。
  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排泄機能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強迫行為、神經緊張等。
  不良習慣。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學習上的問題。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等。
  幼兒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未來需要的是健康、充滿自信、樂觀進取、有愛心和責任感、有獨立思想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孩子。只有具備這些優(yōu)良品質的孩子,才是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們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經受挫折,才有勇氣迎接新的挑戰(zhàn),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要培養(yǎng)這樣一代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必須從幼兒期開始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
  那么,如何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呢?我們認為必須遵循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和原則,為幼兒提供與教育內容相適應,集科學性、適應性、靈活性為一體的寬松環(huán)境。從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細微環(huán)節(jié)入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一、轉變教養(yǎng)觀念,尊重幼兒心理權益,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教育行為上。
  理解幼兒、尊重幼兒、解放幼兒是我們轉變教養(yǎng)觀念的有效措施。我們要將幼兒視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來對待。在理解和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加以正確的培養(yǎng)和引導。教師應成為維護兒童心理權益的典范,用親切的微笑驅散幼兒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幼兒的膽卻,用慈愛的撫摸鼓勵孩子的進步,用贊許的話語肯定孩子的成功。如:對待單親或性格內向的孩子,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對他們講話要親切和藹,多鼓勵,慎批評,讓他們敞開心扉,在接受愛的同時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們樹立起做人和學習的自信心。在對待固執(zhí)、任性的幼兒時,則應對其循循善誘,而不是橫加干涉,或按教育者的愿望行事,使其產生逆反心理,使教育結果不如人意。
  二、拓寬教養(yǎng)思路,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活動育人是我們根據新的教養(yǎng)思路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之一。因為幼兒活動的過程,也是個性和品德形成的過程。所以科學的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精心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也很重要。如:在活動室門口設三種不同臉部表情的進園牌,稱“表情牌”分別放在三個小桶里,幼兒每天進園要在自己的名字下面放一個表情牌。如果不高興,就選一沮喪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掛一個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兒心地純真,不會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教師如果發(fā)現哪個幼兒連續(xù)幾天不高興,就可以與家長一起尋找原因,設法改變幼兒的情緒,讓幼兒心情愉快地生活。這個活動一是在于每天都做,十分自然;二是用適合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把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表達出來;三是對每個幼兒進行心理“調查”及時掌握每個幼兒的情況,通過掛牌引導幼兒釋放不良情緒,這對幼兒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為給幼兒營造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氛圍,教師應從幼兒上午入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為他們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無條件的愛孩子。只有愛孩子,才能保持親切感,使幼兒與教師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和合作態(tài)度。二是充分接納和尊重幼兒。教師在與幼兒的接觸中,要通過積極的,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對幼兒注視、微笑、點頭、肯定性的手勢給予鼓勵和認可,使幼兒有一種充分的被重視和被接納的感覺,使他們感覺到沐浴在溫馨和諧的氣氛里。從而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心理健康活動中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215361.html

相關閱讀: